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申 请 书
项目名称 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研究
负 责 人 马粉英
所在学院(盖章) 文史学院
联系电话 15009420792
电子信箱 mafy1979@126.com
填表日期 2011年4月4日
西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填报说明
一、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申请书为A4幅面,于左侧装订,一式两份,由所在学院审查和签署意见后报送教务处教学研究与质量管理科。
三、在“学院审查意见”一栏中,应明确该项目对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以及学院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一、简表
项目简况 |
项目名称 |
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的教学研究 | ||||||||||||||||
申请经费 |
4000 |
配套 经费 |
学院 |
|
起止年月 |
2011年5月——2013年5月 | ||||||||||||
其他 |
| |||||||||||||||||
项 目 负 责 人 |
姓名 |
马粉英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79年1月 | ||||||||||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
讲师 |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
硕士 | |||||||||||||||
所在 学院 |
学院名称 |
文史学院 |
联系电话 |
15009420792 | ||||||||||||||
E_mail |
mafy1979@126.com | |||||||||||||||||
主 要 教 学 工 作 简 历 |
时 间 |
课 程 名 称 |
授课对象 |
学时 |
所在单位 | |||||||||||||
02.07—11.01 |
《外国文学史》 |
函授生 |
400 |
文史学院 | ||||||||||||||
03.09—11.01 |
《外国文学史》 |
本科生 |
1162 |
文史学院 | ||||||||||||||
05.03—07.07 |
《外国文学史》 |
成脱生 |
162 |
文史学院 | ||||||||||||||
05.03—10.07 |
《20世纪外国作家专题》 |
本科生 |
240 |
文史学院 | ||||||||||||||
10.9—11.1 |
《比较文学概论》 |
本科生 |
40 |
文史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
时 间 |
项 目 名 称 |
获 奖 情 况 | |||||||||||||||
2002 |
外国文学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参与) |
| ||||||||||||||||
2004 |
高师函授教育外国文学课程多媒体及远程教学改革研究究 |
| ||||||||||||||||
2005 |
校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 |
| ||||||||||||||||
|
|
| ||||||||||||||||
|
|
| ||||||||||||||||
|
|
| ||||||||||||||||
课题组成员⌒不含负责人) |
总人数 |
高 级 |
中级 |
初级 |
博士后 |
博士 |
硕士 |
参加学院数 | ||||||||||
4 |
1 |
3 |
|
|
1 |
3 |
| |||||||||||
姓 名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技术职 务 |
工 作 单 位 |
学位学历 |
项目中的分工 |
签 字 | |||||||||||
李晓卫 |
男 |
1957.10 |
教授 |
文史学院 |
硕士 |
教学研究工作 |
| |||||||||||
王晓英 |
女 |
1982 |
博士 |
文史学院 |
博士 |
协助教学工作 |
| |||||||||||
严静 |
女 |
1980.1 |
硕士 |
文史学院 |
硕士 |
协助教学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 |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互联网走入了千家万户,人类历史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文学、影视、网络相互渗透,不分彼此,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元素的出现不断冲击着正统文学经典的地位。新媒体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对人类固守多年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开始了无情的挑战,大众的眼球也开始随着媒介的转换而转换,传统那种以印刷介质为主的经典文本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冲击,书香不再是我们的情愫,年轻的一代更加享受网上的冲浪。媒体的这种转换打破了原有的静态观看模式,文学的接受方式从“阅读”为主发展为以“观看”为主。丹尼尔·贝尔曾指出,“我相信,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的文化, 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 文学文本形式的变化必然对接受心理发生重大影响,这种变化被一些学者称之为“阅读革命”。 在大众文化冲击的今天,经典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漠视,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也在所难免受到了冷落。在新的语境下,作为高校教师,如 20世纪70年代西方就产生了关于“经典”问题的论争,并在此之后有关“经典”问题在西方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那么什么是经典呢?“经典, 按现代汉语辞典中的释义, 是指权威性的著作。在英语中, classic 作为形容词指最优秀的、杰出的、传统的、不朽的、典型的等, 作为名词指杰作、名著、第一流的作家和著作、古典作品等。按这种词义来说文学的经典机制, 可概括为是以文学中的杰作、名著为范本, 以之来引导、评价整个文学活动的一种秩序和规则。”由此可见,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的时间的检验,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淘汰之后才存留下来的。在经典的形成过程中,熔铸了人类历史文明和文化的精华。21世纪的今天,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新的媒介手段的产生无疑对经典文本构成了不小的冲击。那么在大众文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成为重要媒介的今天,经典有没有生存空间呢?“在后现代,文学经典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在人类文化中,任何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传统文学经典的存在。这是人类社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自身需要。……物质生产需要前代留下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同样也需要前代留下的精神生产力,而文学经典就是这种精神生产力的遗产。因而,文学经典的存在是不能被解构的,人类世代的活动构成历史,在文学活动时代延续中又确立了文学经典的地位。文学经典是人类自身繁殖生产和再生产、延续人类生命活动的需要的文学表现,即人类存在的必然性活动在意识形态上、在文学领域的表现,是现时代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从人类存在来看,在后现代社会,我们也不能割裂文化遗产、文学经典。”看来,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经典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我们也必须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从读者的体验讲,经典是那些能够启蒙益智,陶冶情操的书;能够使人在精神上变得成熟和深邃的书;能够使人或惊奇或震撼或愉悦的书……” 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和平台,更应该重视经典的讲授以及突出强调文学经典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本人在高校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工作近十年,在这十年的教学中,本人发现今天我们在外国文学经典的授课中,依然依据比较陈旧的思想和方法,难以适应今天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所以这一研究课题不仅具有学术意义,更加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 |
-2-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实施方案、实施办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完成时间、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 4、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在现有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解决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实际困难,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教学的可认知与接受程度。 2、实施方案、实施办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结合网络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1)擅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新的时代,新的媒介,就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网络时代虽然给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带来了冲击,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 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首先,网络为我们的授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在讲解一些经典作家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片、影视片断等,这不仅可以使授课更具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网络可以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网络为师生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多种方式交流,经济而且便捷。(2)深入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在近几年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同行们感叹现在的外国文学史课同学们不爱听,所以适应新的语境,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3)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搜集和购买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各种音像和文字材料,制作较高水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辅导软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开展网络教学。 项目主持人从事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工作近十年,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特别是对外国文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十分了解,已经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上尝试着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主持人以及课题组成员都程度不同地掌握了相关的网络知识和技术,从事多媒体教学活动。同时,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积极提倡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活动,为本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完成。 本项目如被批准立项,拟从2011年5月开始实施。具体计划如下:1、2011年5月——2012年3月,整理和调整教案和讲稿,积极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探索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经一步深化教学研究。 3、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完成时间、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1、在实践上改变传统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上的思维方式,提高本课程的可接受程度。2、发表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论文。 该项目拟完成时间2013年5月,主要针对全日制本科生,如果项目实施顺利,会使整个全日制本科生收益。 4、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本项目的特色是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网络教学的便利,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新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从而实现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最优化。 |
-3-
四、教学改革基础
1、与本项目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经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2、学院已具有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项目对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学院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或说明),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3、申请者和课题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 |
项目主持人在与本项目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本人已发表论文《关于网络时代外国文学经典教学的思考》(《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项目组成员 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文史学院已经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供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积极提倡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活动,为本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完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最为欠缺的因素,就是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而这些都有待于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 |
学 院 审 查 意 见 |
年 月 日 |
-4-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