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原创 > 详细内容
学科合并后师范院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0/9/24  阅读次数:3585  字体大小: 【】 【】【
                                                                                                    

                   学科合并后师范院校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李晓卫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内容摘要:本文以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合并的现状为前提,对学科合并后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从教学理念上和教学方法上做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学科合并的事实给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既带来新的问题,也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充分发挥学科合并后的优势,在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渗透和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以促进外国文学教学的发展,提高外国文学的教学水平,使其在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合格的语文师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学科合并,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考实践

  

多年来外国文学史一直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对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教育部在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时,将外国文学学科与比较文学学科加以合并,统称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对此,学界在当时的看法就褒贬不一,曾引起广泛的讨论。但是,不论人们对这一举措如何认识和评价,应该说还是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两个本来就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的一种重视和规范的愿望,它对于中文专业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加强比较文学观念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视野和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这一改革举措在客观上也反映了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实践中对比较文学观念和知识的实际需求,对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史教学实践的影响是十分普遍的。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上就根据这一改革和变化,对中文专业的教学计划做出了积极响应和适当调整,一方面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强调教师在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比较文学观念、思路、意识和方法的运用,注重两门课程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下面就着重谈谈在此方面的思考与实践的基本情况。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主要担负着为中学培养语文师资的使命。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出合格的、能够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学语文教师,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人文素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是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在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渗透和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思路,对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合格中学语文教师,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注重渗透和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其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我国传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从中学阶段开始就普遍存在着以自然科学为重的重理轻文的倾向,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的重视和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因此,在我国从中学到大学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人文意识和素质欠缺的现象。所以,在师范院校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观念和思路,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学和文化中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来进行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这样的思路出发从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教学活动充满人文关怀。人文主义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也是西方文学的重要价值之一。特别是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民主精神,自由、平等意识在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因此,在我校的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比较注重向学生讲解和强调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薄伽丘、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的教学时,特别强调他们的作品中所蕴含的那种鲜明的世俗观念和自我意识,无论是彼特拉克的“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的表白,还是莎士比亚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美,都无不体现着这种精神。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讲解和强调,以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第二,     了解域外文学及文化知识和发展状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我们在讲解、分析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贪婪、吝啬的资本家形象葛朗台时,把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其他著名的贪婪、吝啬形象都放在一起(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吝啬鬼》的阿巴公,《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加以对比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既看到人物的普遍共性,又可以看到他们的个性差异。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和讲解造成这种差异的民族传统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与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既贪婪又吝啬的艺术形象,但是,由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不同,两者又有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在贪婪、吝啬的方式手段和表现形式上各具特色。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完全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早期资本家剥削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象写照;而泼留希金的贪婪和吝啬则生动地体现了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农村地主的生活和剥削方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这种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     将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引入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可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以一种世界文学的宏阔视野来重新认识问题。这样,既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身,同时,又可以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作品,不断地有所新的发现和启示。这对于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和局限,开阔学生的思想视野,扩大信息容量,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希腊神话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对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形象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和把握他们的各自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神话传说中常常把那些意志顽强者和勤劳者形象视为英雄来歌颂,如《夸父逐日》中的夸父、《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等。其实,这只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标准而得出的结论。而在西方,人们崇拜的就不一定完全是以勤劳为特征的英雄,而常常是智慧和力量而见长的英雄,如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英雄传说中赫拉克勒斯和圣经故事中的大力士参孙等,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西神话和英雄传说中的差异及其深层原因,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学习能够深入进去。

第四,     体会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增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西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有着各自的特色,如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上就存在着明显不同。中国文学中对人物和环境很少进行静态的和直接的描写,而是往往是在人物的行动中加以动态描写和间接描写。例如,《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布局结构的描写就主要是通过贾政对贾宝玉的“试才提对额”和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情节描写在动态中完成的。先秦诗歌《陌上桑》中对罗敷之美也是通过观者的眼光来间接加以表现的,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例子。而在西方文学中,对环境和人物更多地是采取静态的和直接的描写。例如,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对伏盖公寓的环境描写、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对葛朗台的形象描写,还有果戈理的《死魂灵》中对泼留希金及其庄园的描写都是比较典型的范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授这些作家作品时,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中西方文学在艺术表现方法上的各自特色,感受中国文学的独特艺术魅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五,     了解作家作品中的外来因素,认识中外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及其意义。文学的传承和交流,是保证其持久生命力的前提。尤其是“五四”以来的中国作家们程度不同地都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的影响。同时,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和文学也比较广泛地影响了西方的一些作家,对这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学生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语文课文中所选的鲁迅的小说《药》中就包含着不少外来影响的因素。首先,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的限知叙事的角度而不同于中国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角度,这正是受外来影响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范例,向学生讲解中西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其次,在这部小说的思想和结构等方面也都可以看出俄国文学的影响。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影响的事实更是尽人皆知的。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鲁迅作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在其思想的形成和创作的发展过程中的外来因素。

当然,中国文化和文学对西方文化和文学也有明显的影响,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和德国的歌德的创作在这方面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例如,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受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影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事实,而歌德的创作以及他的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提出也与所受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活动中,对这些问题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角度做出分析和讲解,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第六,反思传统的观念和认识,辨析和探讨作品、形象的新意。由于受过去僵化思维模式的束缚和极左政治残余观念的影响,在我们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分析、讲解作品时往往遵循着一套陈旧的模式,无非是总结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总结艺术特点等等。对于一般外国文学作品,在肯定了它对现实的揭露、批判价值及其借鉴意义之后,往往不会忘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局限。对一些著名人物形象的解读,也常常是沿用着一种固定的观点。然而,这种千篇一律的分析和讲解,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具体作品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也无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而只会助长那种八股式文风的蔓延。例如,作为高中语文课本中多年来一直入选的课文、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篇《项链》,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上就不无偏颇,小说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一个追求虚荣的人物而受到谴责。然而,这样的认识却过于简单化了,它忽视了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以及从中折射出来的作者对真善美的追寻和祈盼。再如,对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形象也一直是把他作为一个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来认识的。然而,葛朗台形象还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作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者,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客观上也起了促进作用,而这方面的意义恰恰是被忽视的。至于《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形象,以往也主要是根据恩格斯的评价将其视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的典型。这一见解固然不错,但是,并不能完整地概括这个人物形象的全貌。因为,鲁滨逊除了是一个资产者的典型形象之外,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所以,小说中对他的描写和歌颂也是对人的歌颂,是对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歌颂,从而体现着西方文学中一直以来的人本主义传统。

类似的问题在从大学的外国文学史教学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站在世界文学的背景上,用比较文学开阔的观念和思路去感悟和理解作品,这样,才能认识和体会到作品的真正思想艺术价值。

       当前,在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的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学领域,已普遍开始关注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结合,强调用比较文学的观念、思路乃至方法去从事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开放的学习思路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也为他们今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认识到将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思路运用到大学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以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不同场合积极呼吁,并且已经做了一些实际的研究工作。例如,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华中师范大学的聂珍钊教授就非常重视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不仅撰写论文详尽阐述有关见解,而且在各种场合强调高校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他在接受一家杂志的采访时,大力呼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山东潍坊学院的刘献彪先生、福建师大的葛桂录老师等学者,多年来为比较文学的普及以及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结合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值得称道和效仿。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乃至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的研究和实践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探讨文章并不是很多,在教学实践中也远没有形成一种普遍氛围。作为培养中学语文师资力量的大学的外国文学史课程以及语言文学方面的其他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脱节的现象,这种状况急需我们通过改革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具体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等积极的努力去加以改变。

                                                                                                                                   本文发表于《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第3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