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转载 > 详细内容
探寻存在主义在中国的“存在”轨迹
发布时间:2010/10/4  阅读次数:2187  字体大小: 【】 【】【

                                                                                                                               宋学智

           法国存在主义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末,鼎盛于“二战”后的西方世界。代表人物萨特、加缪和波伏瓦,在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分崩离析,普遍发生“生存”危机的年代,通过小说和戏剧的形式,广为张扬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给生活在“恶心”和“荒诞”的世界中迷惘困顿的人们,“选择”了一条“使人生成为可能”的“自由之路”。法国存在主义在60年代走向式微前,曾持续在本土掀起狂澜,广泛地影响了后来的欧美国家。它也曾两度东渐到中国,一次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一次发生在新时期,而对其全面的译介及研究,则主要在新时期的80、90年代,并对当时我国的文化知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一度在某些文艺和教育领域引发了一阵“萨特热”。

  我国早期对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译介,可以上溯到1943年,在《明日文艺》上发表了展之翻译的萨特的《房间》。不久,作家荒芜和诗人戴望舒也翻译了萨特的《墙》。40年代,存在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是以文学的面貌出现,而且不是由哲学家,而是由法国文学研究家和现代作家来完成的。当时盛澄华、罗大冈、吴达元、陈石湘等人,发表了多篇文章,使得1947和1948两年,成为我国早期对存在主义文学介绍最为集中的时期。解放后,1955年9月,萨特与波伏瓦作为“进步作家”应邀来华进行访问。《译文》杂志为此发表了罗大冈对《涅克拉索夫》的评论和其翻译的名剧《丽瑟》(即《恭顺的妓女》)。到了60年代,由于政治因素,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在我国受到批判,但还是有一些存在主义作品被翻译过来,文学方面,有孟安翻译的加缪的《局外人》和郑永慧翻译的萨特的《厌恶及其他》。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先是《世界文学》发表了施康强翻译的加缪的《不贞的妻子》,接着《外国文艺》发表了林青翻译的萨特的《肮脏的手》,这是进入新时期后我国读者接触存在主义文学最早的两部译作。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当时正值我国强调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使得许多外国文学期刊竞相介绍存在主义作品,出版界也紧紧跟上。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鼠疫》;到80年代中期“萨特热”继续升温,仅1985年出版的就有:《萨特戏剧集》,《加缪中短篇小说集》,《局外人》,《西绪福斯神话》和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等,使这一年成为出版存在主义文学作品的一个高潮。进入90年代后,存在主义作品继续以“合集”或“文集”的形式出版,如秦天、玲子主编的《萨特文集》(三卷),丁世忠、沈志明译的《自由之路》三部曲,李瑜青、凡人主编的萨特“文集”(一卷),沈志明、艾珉主编的七卷本《萨特文集》,郭宏安主编的《加缪文集》,柳鸣九、沈志明主编的《加缪全集》。还有《西蒙·波娃回忆录》四卷等。由于LesMots是萨特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尽管他拒绝了这份来自官方的荣誉),在我国至少出现了五个版本和四种译名:《文字生涯》(有沈志明和郑永慧的译本)、《萨特自述》、《词语》和《我的自传:文字的诱惑》。此外,萨特的著名长篇文论《什么是文学?》也出现在《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甫)、《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袁可嘉)和《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朱立元)等多种研究资料丛书中。加缪曾因名著《鼠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作品表现了面对灾难、人们积极团结战斗的精神,因而在2003年春我国出现“非典”时再度热销,成为“瘟疫流行时期的希望之光”和“拯救心灵的最佳读本”。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反映在文学上则又可谓一种文学流派。它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强调“人在存在中可以自由选择”;它对传统文学的“反映论”提出质疑,主张文学“介入”时代,反对顺从主义,张扬新的人道主义。这些文学理念,为我国新时期文艺提供了理论资源,丰富了人们对文学观念的理解和探索;而当年出现的“萨特热”,正好适应了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经受了“文革”的毒害,对传统价值和信仰产生动摇、迷茫,以致出现精神空虚。“存在就是合理的”,“理想太空虚,存在才可靠”等思想,当时不仅在青年中颇有市场,甚至对一些中国作家也产生了影响。

  我国新时期对法国存在主义的评介,最有影响的当属柳鸣九先生。早在1978年11月,他就在广州“全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作了《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的学术发言,从理论、创作和社会活动三个层面,肯定了萨特的进步思想。在1980年接着发表的《给萨特以历史地位》中,对萨特再次给予了肯定。他编选的《萨特研究》一书,为学界献出了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资料,也为广大读者了解萨特提供了多种维度。此外,罗大冈、施康强、冯汉津和郭宏安等人,还有哲学界的一些学者,也都对存在主义的评介做出了贡献。如施康强发表了《萨特的存在主义释义》等文,郭宏安则是研究加缪的专家,他在1982至1989年间,曾在《读书》上发表了四篇评论加缪的《局外人》等作品的文章。

  当年对存在主义思潮的传入也出现过争议。以柳鸣九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萨特谴责种族主义,同情被压迫的黑人,其进步性应予以肯定;而以欧力同、冯汉津为代表另一些学者,认为它宣扬颓废观,故予以否定。双方后来达成的基本共识,还是对萨特文学思想的进步倾向予以认同。这场论争,对促进存在主义文学在我国的研究,起到了开拓和深化的作用。从70年代末以后,我国对存在主义文学的研究,越来越走向深入。如郑克鲁的综合研究、张容研究加缪、杨昌龙研究萨特、江龙研究萨特戏剧等,都又取得新的成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