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较文学 > 原创 > 详细内容
貌似神异 各具特色——辛伯达与鲁滨逊形象比较
发布时间:2010/9/25  阅读次数:3396  字体大小: 【】 【】【
  

李晓卫

内容提要:

一些论著在谈到中古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中《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里的辛伯达形象时,认为他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样具有乐观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与智慧。从表面来看,辛伯达的经历和性格与鲁滨逊确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通过对他们的思想和言行的比较,则不难看出两者在实质上的差异。概而观之,鲁滨逊是一个近代资产阶级开拓者、殖民者和新教徒的典型形象,辛伯达则更多地表现出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意识和宗教感情的中古商人的特点,而这两个形象的差异都可以从其宗教文化传统中找到解释和说明。此外,在艺术上也反映着两个形象塑造的不同手法和特点以及两部作品文学观的不同。

  

关键词:   辛伯达     鲁滨逊     形象塑造     宗教背景     艺术特点      

  

由于《一千零一夜·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中的辛伯达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在生活经历上的某些相似,一些论著在谈到这个人物形象时有意无意地把他与鲁滨逊形象相提并论,认为在他身上也具有象鲁滨逊一样乐观进取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与超人智慧。在一些通用的外国文学史教材里,谈到辛伯达这个形象时也是这样来介绍和评价的。例如,由陶德臻主编的比较早的《东方文学简史》中,在谈到辛伯达形象时就是这样说的:“故事通过辛伯达七次远航冒险,歌颂了新兴商人创业的积极性,乐观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与智慧。……辛伯达身上所反映的不停的探索与顽强进取精神,体现了新兴商人创业时期的特点……。在新近出版的一部《东方文学史》中也基本是这样来评价辛伯达的:“……他几乎每次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他总是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满怀信心,沉着应对……它极好地表达了辛伯达以四海为家的豪迈气概,表现了他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和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然而,笔者认为,从表面上来看,辛伯达与鲁滨逊的经历和性格确有相似之处,但是,通过对他们的思想和言行的比较,则可以看出两个形象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说鲁滨逊毫无疑问是一个典型的近代资产阶级创业者、开拓者和新教徒的形象,辛伯达形象则明显表现出他作为一个中古时期的商人所具有的浓厚封建意识和宗教伦理情感。而这种差异,都可以从其各自的宗教文化传统中找到解释和说明。此外,两部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更多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而《鲁滨逊漂流记》则更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辛伯达与鲁滨逊形象的经历和思想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无疑是中古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故事中的主人公辛伯达也就自然成为古代阿拉伯文学乃至整个东方文学中的一个著名人物形象。然而,怎样去认识和评价这个形象却由于角度和观点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不可否认,《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确实与《鲁滨逊漂流记》的鲁滨逊有相似之处,他离家出走去航海旅行的动机中也包含着那种不安于现状、探索外面的世界,追求新的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尽管如此,在他的航海动机中已流露出与鲁滨逊的不同。从鲁滨逊来看,他是在衣食无忧、生活安逸的情况下,违背父亲的意愿和亲人的劝阻而主动去航海冒险的,促使他放弃安逸的生活而去航海冒险的主要动机是他从幼小的时候便充满头脑的遨游四海、探索世界的念头,这正是新兴资产阶级探索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本能反映。而在辛伯达的七次航海冒险经历中虽然也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却缺乏鲁滨逊的那种探索精神和开拓意识。特别是他第一次去航海旅行的主要原因,是在将父亲留下的家产挥霍怠尽的情况下,出去寻求生路的不得已行为。正如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辛伯达“决定出门作长途旅行,到远方去碰碰运气,找些生意做做。”从他以后的数次航海冒险经历来看,尽管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所到之处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但他最主要的动机还是为了做生意、发大财。当别人问起他的来历时他也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个生意人”。故事在谈到他出门航海旅行的动机时经常这样来描述,比如在辛伯达第四次航海时这样写道:“过了一些时候,我还是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又生出了外出做生意的念头。于是,我同一大群商人朋友,带上更多的货物,再乘船出海。”这种动机的不同已初步反映了这两个人物在秉性上的差异,也成为他们以后航海冒险经历中不同表现的内在依据。

辛伯达和鲁滨逊航海冒险的过程中,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有过后悔和动摇,但其中又包含着本质的不同,进而反映着人物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在《鲁滨逊漂流记》里,当鲁滨逊在乘船航海途中遇到风暴时、当他被海盗劫去作为奴隶时以及当他孤身一人被漂到荒岛时,他的头脑中也曾冒出过一些对自己不听劝阻、执著于航海旅行的悔恨念头。例如,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巴西的情景时说:“假使我把当前的生活继续过下去,本可以获得无穷的幸福,我父亲曾经认真地劝过我,叫我过一种安静的生活,并且把中等阶级生活的好处入情入理地告诉我。可是我却专爱管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终于一手造成了自己的不幸,增加了自己的过错,使我后来回想起来倍加悔恨。”从表面来看,这似乎是主人公对自己的自责,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作者对他的人物采取的一种欲褒先贬的手法罢了。因为,如果作者真要谴责鲁滨逊不听劝告而执著于航海旅行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这部作品问世了,读者也就不会看到鲁滨逊这个著名的人物形象了。正是在这些描写中,更加突出了鲁滨逊作为一个新兴阶级开拓者所具有的那种不满现状,勇于探索、追求的顽强意志和开拓精神。

同样,在《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中,也多次写了主人公对自己航海冒险行为的后悔。例如,当辛伯达在第二次航海旅行途中被遗弃在荒岛上后非常恐怖和绝望,他从心眼里感到后悔,“暗自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待在家里,好吃好喝,快乐享福,偏要背井离乡,到海上来奔波,……”当辛伯达第六次航海中遇险时,他的自我表白就既道出了自己的后悔之意,也是对自己多次航海冒险经历的否定。他说:“当时我又后悔地埋怨自己,埋怨自己经过五次危险还要背井离乡,作长途旅行,而且旅途中的遭遇,总是一次比一次惊险。死到临头了,我才醒悟忏悔,决心不再航海旅行。我的生活很富裕,并不需要我出来奔波跋涉,我富甲一方,尽够挥霍享受,钱财一辈子也花不完。我不是自找苦吃吗?”辛伯达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正是因为他的航海冒险活动是以经商致富,发大财、过更加舒适安逸的生活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所以,一旦他的冒险行为威胁到他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他航海旅行的初衷相违背时,他产生对自己的行为否定的思想是必然的和不难理解的。

正是在这些方面,反映了辛伯达和鲁滨逊这两个人物在个性特点、时代环境以及文化背景上的明显差异。

在鲁滨逊航海冒险的过程中,尽管也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一些暂时的后悔和表面的动摇,但是,主人公探索和追求新世界的初衷和目的是矢志不移的。虽然,小说里也描写了鲁滨逊的一些经商、贸易活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把他置于荒岛上来突出地表现他在那种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为生存而进行的各种创造性劳动。鲁滨逊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他出身于一个并不十分富裕但还算殷实的家庭,本来可以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他父亲也希望他能过一种平稳的生活。他的秉性使他并不安心于过那种四平八稳的日子,而是向往和追求新奇和刺激的生活。 “一心一意要到海外去见识见识……”这些思想行为充分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鲁滨逊又是一个热爱生活和劳动的人。虽然命运把他置于一个非常险恶的环境里,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充分发挥和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得了能在荒岛上生活下去的比较丰富的物质资料。此外,鲁滨逊还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旦他认准了生活的目标,就会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当他选择了以航海冒险作为自己的职业后,就百折不回地向前走下去。信仰的谴责、家人的劝阻和失败的经历都不能使他改变初衷。当他来到荒岛后,尽管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出路,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工作总会得到回报。所以,他以超常的毅力和巨大的耐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扎扎实实地度过每一天的日子,他那种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他能够在荒岛上生活下去的内在支撑力。

因此,可以说在鲁滨逊航海冒险的经历中洋溢着一种通过创造性劳动来实现自我、创造财富的积极进取精神。在他的这些创造性劳动中,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中所蕴涵的那种重视现实人生的人本主义思想。

而在辛伯达航海旅行的过程中,却充斥着一种通过冒险奇遇不劳而获、追求享福、及时行乐的消极落后思想。在辛伯达第四次航海旅行时脱险后,当当地的国王要把一个美丽、聪明而很有钱的姑娘许配给他时,辛伯达对此来者不拒、欣然接受。并且与他的新婚妻子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心安理得地过着奴婢成群的享乐生活。如果不是以后发生的意外,辛伯达也许就这样安逸地生活下去了。可以说辛伯达在航海旅行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享受的机会。例如,在他第六次航海旅行时,当他一脱离危险后,就立即娶了一位富有者的漂亮女儿为妻,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

从辛伯达的航海经历和思想状况来看,他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态度与鲁滨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对现实人生要么采取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要么抱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态度。得意时肆意寻欢作乐,失意时则唉声叹气。每当辛伯达航海冒险归来时,故事都要对他肆意享乐的生活作一番津津乐道的渲染,描写他挥金如土,终日寻欢作乐。而当他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则消极后悔,捶胸顿足、悲观失望。例如,当辛伯达第七次航海旅行遇难时,他的表现就充分反映了这种思想状况。他心想:“我必须像前次那样给自己做只小船,也许我还有救。要是这次能够脱险,那么我会从此诚心忏悔,改过自新,毕生再不航海旅行了;假若此法失败了,那么干脆死掉,摆脱人世间的痛苦,这也好。”他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与作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鲁滨逊可以说相去甚远,因为鲁滨逊不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里都能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与《鲁滨逊漂流记》毕竟是在不同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两部作品,所以,从中反映的思想观念差异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辛伯达航海旅行过程中经常提到国王,叙述他与国王以及上层社会的种种关系。例如,在辛伯达第一次航海旅行途中,就突出地描写了他与当地国王迈赫以及宫廷的关系,描写国王对他如何恩宠、赏识和器重。在辛伯达第四次航海旅行途中,也描写了他与当地国王、宫廷的密切关系。故事里这样叙述:“我变成了受人欢迎和尊敬的名人,在这个国家有了很高的地位。我过着怡然自得的舒心日子。有一天,国王对我说:‘你已经成为我们所爱戴的人物,和我们融为一体,因此我们舍不得离开你,也不让你离开我们’。”在辛伯达第六次航海旅行途中,也用了不少笔墨描写他和当地上层社会的关系,写他如何被视为贵宾,与上层官吏为伍,在王宫里过着达官显贵般的生活。而且辛伯达也非常崇敬自己的国王,从海外冒险归来后不忘给国王带上一份礼物。从这些描写中不难看出,《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乃至《一千零一夜》这部中古阿拉伯名著中所包含的那种崇尚权力、地位、财富的浓厚封建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

然而,在有关鲁滨逊的故事中,所呈现的则是与《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完全不同的一些属于新兴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尽管在鲁滨逊生活的时代欧洲的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封建社会,但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英国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因此,作为资产阶级先驱者的鲁滨逊的所作所为就不能不打上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鲁滨逊所追求和向往的与辛伯达有着明显不同,他看重的不是与国王、宫廷的密切交往和亲疏关系,而是在探索自然、获取财富的同时,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身心的双重自由。所以,他所到之处,不论是在冒险过程中的非洲、南美洲,还是在从荒岛回来后的欧洲,都是按照资本主义的法则来处理一切事务的。他从荒岛归来后出入的不是上流社会的宫廷或沙龙,而是更为广泛的社会场所。他所交往的不是国王和大臣,而是商人、船主、法官、收税官和公证人。在他的所有冒险和商贸活动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平民意识和自由精神。

在辛伯达与鲁滨逊的航海冒险经历中,,也还通过与他人关系的描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是否具有仁爱之心。当辛伯达被作为陪葬放入地洞后,他为了自己的存活竟然残忍地打死了另一个同样作为陪葬放入地洞的女人,而这个女人至少暂时对他的生存并没有构成直接的威胁。相比之下,鲁滨逊的行为就更为仁慈可敬了。在荒岛上当他面对那些叛乱的水手,采取能少杀就尽量少杀,能不杀就尽量不杀的原则,表现了他的仁爱之心。在他的这些行为中鲜明地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和基督教仁爱精神。 

  

                                           辛伯达与鲁滨逊形象的宗教文化背景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不难看出辛伯达和鲁滨逊各自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和阶级特征,而这一切都与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辛伯达是一个诞生在中世纪阿拉伯封建社会和伊斯兰教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形象,他的经历和思想自然无法脱离这个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宗教文化背景。从作品的一些具体描写来看,他的一些言行正是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必然结果。辛伯达的头脑中充满了浓厚的伊斯兰教意识,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对“真主”、“安拉”的赞美和敬畏之词,都还仅仅是其浓厚宗教意识的表面流露,从人物的思想行为来看,宗教意识深深地积淀在其心灵深处,从而支配着他的言行。作品中最为明显也是最为深刻的宗教意识,就是那种强烈的宿命论思想。例如,当脚夫辛伯达路过航海家辛伯达的家门口时,有感于贫富悬殊而发出的那一番感叹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宗教宿命论思想。他说:“主啊!你是创造宇宙的神灵,给人衣食的主宰,你愿意给谁,谁就丰衣足食。我的主啊!求你宽恕我的罪过,接受我忏悔吧!你是万能的、至高无上的、无人能比的圣贤。我多么敬爱你,赞美你!你愿意谁富贵,他便富贵;你愿意谁贫穷,他便贫穷;你愿意谁高尚,他就高尚;你愿意谁卑贱,他就卑贱。你是唯一的主宰,你多么伟大!多么权威!你的臣民中,你喜欢谁,谁就能尽情享受恩赐,就像这所房子的主人,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总之,你是人们的命运之神,让他们中有的人一生奔波贫困,有的人终身舒适清闲,有的人常常享受、时时幸运,有的人像我一样,终日劳碌、卑贱。”而航海家辛伯达的回答更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相同的思想。他说:“兄弟,你有所不知,我曾有过一段传奇式的生活经历,……总之,我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谁也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在两个辛伯达的对话中所反映出来的宿命论思想并不是偶然的,其实这正是伊斯兰教教义中所具有的宿命论的直接表现。在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就有这样的经文:“安拉呀!国权的主呀!你要把国权赏赐谁就赏赐谁;你要把国权从谁手中夺去,就从谁手中夺去;你要使谁尊贵,就使谁尊贵;你要使谁卑贱,就使谁卑贱;福利只在你的掌握里;你对于万事,确是万能的。你使夜入昼,使昼入夜;你从无生物中取出生物,从生物中取出无生物;你无量地供给你所意欲的人。”(《古兰经》第三章,第26节)由此看来,辛伯达的那种宿命论思想不正是这部伊斯兰教经典中的宿命论思想的形象体现吗?

鲁滨逊是一个诞生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欧洲近代社会中的人物形象,这一时期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出现的基督教新教及其伦理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环境,鲁滨逊正是在这个文化环境中孕育出来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因而在他的身上就必然反映着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宗教观念,他的行为必然要受他的思想意识和宗教观念所支配,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冒险思想、创业精神和开拓意识与基督教新教伦理密切相关。

德国近代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对基督教新教伦理做了详尽的阐释。韦伯认为作为新教伦理核心的“天职”概念和“禁欲主义”,否定了获得拯救必须通过教会和僧侣的传统观念,强调为了得到上帝的恩宠,每个人必须在日常劳动中证明自己,要求信徒自我控制,克服贪图享乐的自发行为,提倡艰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赋予禁欲主义以新的内容,把劳动当作公认的禁欲手段和生活目的,强调禁欲在职业劳动中的重要作用。劳动是新教徒神圣的天职,而禁欲主义则是每个教徒完成天职的必要途径和行为准则,而正是这一切影响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职业责任和合理行为。新教伦理还认为,追求财富不是罪恶,而是蒙恩的标志。只要在财富的使用上不挥霍浪费,就应该鼓励人们去追求和积累财富。这种思想主张冲破了长期以来教会劝人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精神,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创业和开拓行为提供了神学依据,并且为资产阶级孕育和培养出了一批克勤克俭、冒险进取的实业家,鲁滨逊就是他们的一员和代表。鲁滨逊的人生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他不愿过那种衣食无忧但也庸碌无为的生活,向往新的生活天地。所以,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踏上了冒险、开拓的荆棘之途。尤其是在荒岛上28年的经历中,支撑他生活下去的既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更有坚定的宗教信念。他既把荒岛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对象,也把它视为自己与上帝交通的精神炼狱,在这里通过创造性劳动来履行他作为一个新教徒应尽的“天职”,从而求得到上帝的恩宠和佑护。

总之,基督教新教伦理强调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和人生态度,它与中古时期伊斯兰教中反映出来的那种保守、落后的封建意识和宗教宿命论思想明显不同。这种不同的宗教观念,也许就成为辛伯达和鲁滨逊不同行为表现的思想根源和文化背景之一。

                      

辛伯达与鲁滨逊形象塑造的艺术性比较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与《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是属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部作品,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比性。作品对其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以及与此相关的情节、结构的安排和处理上,不仅反映了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一些不同,而且也反映了整体文学观念的差异。

首先,从与人物形象密切相关的情节处理来看,两部作品就存在着较大差异。《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对辛伯达形象的塑造和经历的描写带有浓厚的神话成分和浪漫传奇色彩,甚至包含着一些荒诞无稽、缺乏合理性的内容。例如,在辛伯达第一次航海旅行途中看到的关于海马到陆地上与牝马交配的描写就是如此。后来在他多次航海旅行途中所遇到的能把人带到天上去的巨大的神鹰;用剥了皮的羊去粘深谷里的钻石;用食物把人喂饱后变疯以及他所遇到的吃人的怪物、能长出翅膀上天飞翔的民族等,都莫不具有神话色彩乃至荒诞的成分。此外,在这篇故事的情节结构上也表现出了一种模式化的倾向,辛伯达的七次航海旅行过程大同小异,基本上遵循着一个“出行——遇难——获救——发财——返乡”的程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而《鲁滨逊漂流记》对鲁滨逊航海冒险经历的描写则更为现实,尽管小说里也有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比如鲁滨逊在非洲与野兽的搏斗、在荒岛上与吃人的土人的搏斗以及后来从葡萄牙去英国时与狼群的搏斗都写得紧张激烈,扣人心弦。但是,并不给人一种虚假和荒诞的感觉。

其次,《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和《鲁滨逊漂流记》都有不少情节来描写和表现主人公的聪明和智慧,在这一点上有着共同之处。然而,《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的情节描写是粗线条的,而《鲁滨逊漂流记》中对人物及其行为则有着比较详细的描写和刻画。就以两部作品中都有的关于造船的情节描写来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尽管也通过辛伯达的造船情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聪明和智慧,但是相关描写只有廖廖数语,写得十分简单:“于是我马上动手,辛辛苦苦地收集一些沉香木,把它们整整齐齐摆在河边,从破船中找来绳索捆扎起来,并在上面铺上几块整齐的船板,绑牢后,又找来两块小木板当桨使用,做成一只比河床更窄的小船。”仅此而已。相比之下,《鲁滨逊漂流记》中对鲁滨逊造船过程的描写就十分详细。尽管鲁滨逊所造的船最终也没有派上用场,但是,小说还是不厌其烦地描写了鲁滨逊从萌发造船动机到最终完成的整个造船过程,从而更加另人信服地展示了人物的智慧和毅力。

第三,从两部作品所运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来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更多地使用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而《鲁滨逊漂流记》则主要是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作为中古阿拉伯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一千零一夜》中的主要篇章,《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也充分体现了这部名著的基本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正如一些评论所说的那样,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认为“现实与幻想交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是它的最大特色。其实,如果把这部作品与《鲁滨逊漂流记》相比,就不难看出它的主要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无论从作品的那富有传奇色彩甚至近乎荒诞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还是从那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等方面来看,都使它无不体现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和神奇的色彩。当然,《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与《一千零一夜》中的其他那些优秀篇章一样,比较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它大胆、丰富的夸张和想象,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和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辛伯达,这是它对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贡献。但是,从文学真实性的角度来评价和衡量,这个作品对真实的理解和表现似乎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把它与《鲁滨逊漂流记》加以比较时,它在艺术上的那种缺乏真实性的毛病就更为明显了。

《鲁滨逊漂流记》则忠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尽可能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安排情节、塑造形象。尽管小说里也不乏虚构的成分,却极少去做夸张的描写,更没有那些荒诞离奇的成分。所以,《鲁滨逊漂流记》无论是情节的叙述和人物的塑造都能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在艺术的真实性上能够达到一种新的高度,是与作者新颖独特的文学观念密切相关的。正如一些论者所言,笛福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拓者,他不仅创作了英国文学史的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而且也花了不少笔墨来阐述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观。笛福文学观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真实性的重视。他认为小说的真实就是小说与客观真实的一致性。他反复说明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至今还活着”的人,他的故事是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的”,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让读者相信,他所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客观世界中的真人真事。他摈弃了以往文学中的那种以历史和传说为基础的创作倾向,将文学创作深深地根置于现实生活的坚实土地上,塑造出了鲁滨逊这样一个“现实的人”,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

  

注释:

①陶德臻:《东方文学简史》北京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 124页。

②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1,228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第1版。

2.殷企平等:《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