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原创 > 详细内容
遵循上帝的引领 寻求人生的宝藏————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宗教思想
发布时间:2014/1/9  阅读次数:8228  字体大小: 【】 【】【
  

巴西著名作家保罗·科埃略博大悲悯的心胸、奇绝独特的视角、平淡朴实的文字,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熔为一体,感动了上至各国政要、名流巨星,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在内的全球数以亿计的读者,甚至目不识丁的人,也对他的文字世界无限神往。作为当代少有的一部世界性的伟大作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68种语言的版本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3500万册的销量成为有史以来销售最多的图书之一。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科埃略发表于1988年的一部畅销书,至2000年仅在国内就印了158 个版次之多。这是一部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浓重的追求梦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金字塔附近藏有一批宝藏。在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他卖掉羊群,历尽千辛万苦一路向南,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追寻人生的宝藏。期间奇遇不断,最后在一位沙漠炼金术士的指引下,他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到达金字塔前,悟出了宝藏的真正所在,最终在一座古老教堂的无花果树下找到了宝藏。

这部作品语言平淡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能成为一部在全球受到非常高的评价的小说,是因为其所蕴含的深刻的、具有普遍人类的“精神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西方社会的信仰系统是以《圣经》为基础的,这部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思想遵循了《圣经》的基本精神思想,包含了诸多的圣经元素。

一、人物的象征意义及宗教思想

首先,贯穿整部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个名字极具象征意义。在作品中,他来自西班牙;在现实生活中,孔波斯特拉的圣地牙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中国大陆译为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首府,相传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雅各安葬于此。它是天主教朝圣胜地之一,是西班牙基督教反对伊斯兰教的重要象征。它穿越法国和西班牙边境,自古至今一直是朝圣者们通往冈斯特拉的圣地亚哥之路。因为西方人都了解圣地亚哥是西班牙基督教反对伊斯兰教的重要象征,而且作者曾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了朝圣之旅,旅途的终点就是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所以,可以认为作者一开始便奠定了整部作品基督教的正统地位。

其次,牧羊人的身份,本身在基督教中极具意义。作为象征,“牧羊人”和“牧羊”这词经常被用来形容及其所为,特别是在犹太教和基督宗教的传统里面(最明显一例:圣咏第23);而在基督宗教而言则特指耶稣,耶稣也自称为好牧人The Good Shepherd),该记载可见诸《若望福音10:11段。而古以色列人由于是一个农牧民族,因此确实有很多牧羊人在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许多圣经记载的英雄人物都是牧羊人,他们包括列祖亚巴郎(亚伯拉罕)和雅各伯、先知梅瑟(摩西)和达味王(大卫王),以及旧约先知亚毛斯(阿摩斯);在新约之中,天使们也宣布耶稣乃生而为牧羊人。同样的比喻也适用于教会神父,不论是普世天主教圣公会主教都会在他们的个人纹章绣上一把牧羊人用的曲柄杖以资识别。两者的意含相同,指的是信友们就好比羊群般需要照料,当中也有部分灵感来自耶稣三度训谕伯多禄“要饲养好我的羊”(Feed my sheep)的典故。

另外,神父Priest)这个词原本在拉丁语里的意思正是牧羊人,现在则仅用于指称大多数基督宗教教派中的神职人员。

不仅如此,在整部小说中,圣地亚哥周身总是围绕着基督教思想的光环,他身上处处体现着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品质。

虽然在一开始作者就提出,圣地亚哥曾经在一所神学院里呆到十六岁,学过拉丁文、西班牙文和神学,但从孩提时代开始,他就梦想着了解世界,他认为这远比了解上帝及人类的罪孽来得重要。这点会让我们认为圣地亚哥可能是一个无神论者。然而后面情节的发展,圣地亚哥身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了基督教徒的特点与品质。当圣地亚哥一周连续梦到同一个梦时,他去了一个吉普赛老妇人那里解梦。老妇人带着男孩进去的房间里挂着一幅耶稣圣心像。当老妇人握住男孩的手开始祈祷时,男孩小时候害怕被吉普赛人拐走的那种恐惧感出现的时候,他心想:“不过这里有耶稣圣心像呢”,而且还默默地念诵了一遍主祷文。主祷文,天主教又称天主经,是耶稣传给门徒的祷辞(马太福音6:9-13),天主教、东正教和督教礼拜仪式中通用的祷辞。古代教父特土良说过“主祷文是全部福音的撮要。”这篇祷辞是每个基督徒都十分熟悉的,因为在每一次礼拜的时候,会众都要诵读这篇祷辞;在个人的私祷中,这也是常常背诵的。所以从这点我们就能看出男孩的基督教信仰。当他在吉普赛老妇人那里失望而归时,陪伴在他身边的并不是其他地方换来的,而是从塔里法神甫手上换来的书。就在这个时候,男孩遇到了指引他寻梦的人生导师——撒冷之王。他鼓励他去追寻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也就是去追寻自己的天命,并告诉他:“完成自己的天命是人类无可推辞的义务。万物皆为一物。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当男孩告别了撒冷之王后,他爬上了城堡的一段高墙去坐坐,从那上面,他可以望见非洲。于是他想起了别人告诉过他,当年摩尔人就是从那边过来的,许多年间,几乎整个西班牙都被他们占领了。作者写道:“男孩讨厌摩尔人。”在历史上,摩尔人(Moors)是中世纪时西欧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北非穆斯林的贬称。711年,摩尔人入侵基督教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葡萄牙)。一个非洲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q ibn-Ziyad)率领六千五百名北非柏柏尔人和五百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罗陀海峡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经过八年的征战,摩尔人征服了南部大半个西班牙。1212年,基督教各王国联盟在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的带领下将穆斯林赶出西班牙中部。149212,这个在格拉那达的最后一个穆斯林堡垒臣服于新近统一的基督教西班牙王国。穆斯林们被迫在离开西班牙和皈依基督教中选择。这些穆斯林的后代被称为“摩尔斯科”,受到歧视。甚至连吹的风,人们称之为地中海东风,作者写道,因为当年异教的乌合之众就是乘这种风来的。等男孩到了非洲后,男孩坐在当地的酒吧,再一次把周围唱经的人称为“异教徒的玩意儿”,通过男孩流露出的对摩尔人的厌恶,作者重申了基督教的正统地位。在水晶店工作了十一个月零九天后,男孩即将离开此地,他请求水晶店店主祝福他,之后就上路了。在一个称不上货栈的“牲口棚”里,男孩遇到了一位寻求炼金术士的英国人。当英国人看到男孩身上带着的两块宝石,乌凌和图明时,他与男孩进行了交谈,他说道:“恰恰相反。正是牧羊人最先认识王,世上其余的人则拒绝认识他。因此,王有可能会跟牧羊人交谈。”害怕男孩听不懂他说的话,他补充道:“这是《圣经》里说的。……这种宝石是上帝允许用于占卜的唯一物品。”这也充分证明了英国人也是一位基督徒。在他们同骆驼商队即将出发前往埃及的法尤姆时,头领要求每一个人向自己心灵深处深处信奉的神明发誓时,男孩像耶稣基督发了誓。商队在沙漠中行进,男孩用心仔细辨别上帝给他布置下的“预兆”,跟随心的方向,因为“心在哪儿,财宝就在哪儿”。他对自己的心说道:“追寻梦想的每一刻,都与上帝和永恒同在。”他的心告诉他,所有幸福的人都是心中存有上帝的人。当他和炼金术士遇到困难,需要化解困难时,男孩把自己变成了风,潜入了世界之魂,看到了世界之魂是上帝灵魂的一部分,并看到了上帝的灵魂就是他自己的灵魂。化解了生命危险,男孩和炼金术士继续前行,夜幕降临时他们来到了一座科普特人的修道院前。在现实生活中,科普特人(ou.Remenkīmi en.Ekhristianos,意为“埃及的基督教徒”)指埃及的基督教徒,是埃及的少数民族之一。作者没有将两位安排到别的修道院或者客栈,而是埃及信奉基督教的少数民族的修道院前。在距离金字塔还有三个小时的路的时候,男孩与炼金术士告了别,自己在沙漠里走了两个半小时,他的心告诉他他流泪的地方就是财宝所在的地方,男孩爬到沙丘顶,庄严雄伟的埃及金字塔沐浴在满月的银辉中,他泪流满面,他感谢上帝使他相信了自己的天命,并让他在某一天遇见了一位王、一个水晶商贩、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炼金术士,尤其是让他遇见了一个沙漠中的女子,她使他懂得了爱永远不会让男人与他的天命分离。男孩流泪的地方,爬过了一只金龟子。因为在埃及,金龟子就是上帝的象征,男孩已经见到了上帝的化身。最终,男孩又回到了自己做梦的那个古老的破教堂,他久久地仰望着天空,他想起上帝为他指明财宝所在的奇特方式。他沿着上帝为他指明的预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财富。

其次,小说中另外一个极富宗教象征意义的关键性人物——撒冷之王(麦基洗德),是他一直指引着圣地亚哥追寻宝藏。在《圣经》里,撒冷之王是上帝的最高祭祀。从作品一开始的引导圣地亚哥放弃牧羊,去追寻人生的宝藏,到后来以言语不断引领他一步步向前,麦基洗德作为上帝的最高祭祀,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上帝,他不断指引圣地亚哥去完成自己的天命。这一点在作品中是非常关键的。在西方,人们对上帝的信仰非常虔诚,那么上帝身边的最高祭祀当然也让人非常值得信赖。人们会心甘情愿地遵循他的引领,去完成自己的天命。

其他人物,诸如圣地亚哥的父母。他们希望他成为神父,并会引以为荣。在圣地亚哥放弃在神学院的学习,打算做一个牧羊人之时,其父亲把“打算献给教堂”的三枚西班牙金币给了他;又如圣地亚哥找到的为他解梦的吉普赛老妇,她认为,“梦是上帝的语言。如果上帝使用的是世俗的语言,我就能够做出解释。”并且在圣地亚哥答应她为她分自己十分之一的宝藏时,她要求他望着圣心耶稣像重复一遍誓言。即使是一个小偷,在圣地亚哥在酒吧里要求饮酒的时候,他严肃地说道:“此地的宗教禁止喝酒。”再如,圣地亚哥在丹尼尔市遭遇小偷后遇到的水晶店店主,他一生渴望着能去圣城麦加朝圣,然而年轻的时候苦于没有足够的金钱作路费,等金钱足够的时候,他又舍不下自己的事业和熟悉的环境……他没有皮鞋匠那样的勇气:即使身无分文,也能花上一年时间横穿沙漠去圣城麦加朝圣。他就这样蹉跎了一生。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在现实中,朝圣者们也确实是如此。朝觐者一般从家乡结队而行,他们出发时的场面隆重热烈,携带着必备的服饰:披风、乞丐包裹、拐杖、葫芦和大檐帽。在早期,朝觐者回家时要带回一个贝壳,以示他们确曾到达目的地。后来,这逐渐变成一种独特的标志,朝觐者甚至佩戴好几个贝壳,因此,加利西亚人给他们起了个“贝壳佩戴者”的绰号。前往孔波斯特拉的人要离别家人,放弃自己的职务和生计达六个月至两年之久,并要面临各种危险,如疾病、事故或攻击。据估计,在某几个时期,有半数人一去不复返。有些人决定定居在沿途的某个地方,尤其是当他们进入西班牙疆土以后。在通往孔波斯特拉沿途的许多城镇出现了外国人居住的大多是法国人,因此,在潘普洛纳布尔戈斯莱昂孔波斯特拉本地均可找到“法国小区”。有时,这些“单程”朝觐者甚至会建立自己的城镇,称为“自由镇”。一个不知名的萨阿贡镇的纪年史家描述说,“国土决定在那里建立一个城镇,来自己知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的市民们蜂拥而至,他们有铁匠、木匠、皮衣裁缝、皮匠、武器制造者和文人学士,他们来自各个省份和地区,如加斯科涅布列塔尼德国英国勃艮第诺曼底图卢兹普罗旺斯伦巴第,还有操着各色外国语的其他许多商人。”但是,即使没能够去朝圣,他依然是虔诚的教徒,努力按伊斯兰教义来生活。在圣地亚哥帮他擦拭完水晶杯,两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说道:“你什么都不需要擦拭,《可兰经》…”他对圣地亚哥说过“对我来说,你曾是一种福音。没有被接受的福音都会变成一种诅咒。”这句话其实出自于《圣经》,可见,他一直在努力按照教义来生活。

二、《圣经》中的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

圣经以文学方式、隐喻的语言对人类基本生存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关照:对于饮食的担心,性的焦虑,行动的自由,财产等方面的关切,这是物质生存方面的关怀;除此而外,神话也涉及我们从哪里来,最后的归宿是什么,如何才能有一种更好的生活等精神关怀。这些与人的基本生存密切相关的关怀是所有原始神话的共同特征。加拿大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弗莱认为,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全部关注的主题,正在于此:“在每一个时代,对于作为沉思者的诗人而言,他们深切关注人类从何而来、命运如何、最终愿望是什么;深切关注属于文学能够表达出来的任何其它更大的主题,他们很难找到与神话主题不一致的文学主题”。《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在它里面包含了诸多的圣经元素。

首先是上帝。上帝是基督教的总领。上帝在作品中是一直存在的、贯穿始终的。他在作品中的代言人便是他的最高祭祀:麦基洗德。

其次是创世的神话。在《圣经》的第一篇创世纪中描绘了上帝用了六天的时间创造了时间万物,包括人类。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作者总是在强调这样一句话:“万物皆为一物”。作者这样说的原因,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因为写就万物的手是同一只手,那就是上帝之手。这一点完全体现了《圣经》的开篇,创世纪的神话。

第三是作品中的一些圣经故事。作者在开篇就引用了《路加福音》(10:3842)的一个故事来凸显自己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在作品中间也穿插了一些圣经里的故事,借圣经里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更有说服力。

最后便是博爱的思想。圣经中弘扬的是博爱,是上帝对其子民的关怀与照顾。同样地,科埃略在作品中反复强调了上帝对子民的爱。

科埃略的这部作品象征色彩浓厚,是一部充满着宗教意味的书,也是一部充满着人生智慧的书。他选取这样一种叙述方式,是有着他自己深刻的寓意的。在一个日渐浮躁、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个人如果放弃了精神追求,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是难以对其现代福音式的作品产生兴趣与共鸣的。然而,当人们摆脱了凡俗的喧嚣与诱惑,屏气凝神地阅读他的作品时,便会感到心田得到了滋润,灵魂得到了净化,那些在人生旅程中真诚追寻自己理念的人们就会受到感动和启迪。葡萄牙《展邮报》的一篇文章中讲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惶惑不安的时代,当占有故全力要控制人性之时,对最好的陪伴(保罗·科埃略)我们是不能放弃的。”也许这正是保罗·科埃略的作品受到广泛欢迎而畅梢世界的原因所在。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2级研究生 李慧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