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
《父亲的微笑之光》这部小说包含了诸多方面的深层内容,包括作者对父权制的批判、呼唤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回归、对自然人性的回归,号召妇女联合起来建立男女平等多元、互为主体这样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同时,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作者塑造了多个女性形象,比如性格叛逆、不遵从世俗规则的姐姐麦格德琳娜;看似温柔高贵实则喜好享乐,年幼时受到心灵创伤的妹妹苏珊娜;任劳任怨,为自己的丈夫和家庭默默付出的母亲;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常年生活在教堂后面的一间小屋子、备受当地人折磨的侏儒艾琳,以及敢于同现实作斗争的女同性恋者波林等等,在这部作品中,她们是地位平等的叙述者,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
恰如研究者们认为奥斯汀在《简爱》中塑造的疯女人这一形象是另外的一个自己,笔者认为沃克在作品中塑造的侏儒艾琳同样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声音表达,我们可以把侏儒作为一个窗口,或者是一条打开的门缝,借此窥探女作家创作时的心态。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一、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艾琳是在第一章《天使》中的“恋爱之因”这一小节的结尾出现的。小说这样写道:“就在教堂里,他们遇上了那个侏儒。”看似简单的一句描述,其实包含了诸多的信息在里面。教堂是人们做祈祷的地方,是地方的精神信仰的神圣之处,就在这里,存在着一个侏儒。在传统看来,女性不仅要美丽,而且要身材匀称。所以,这样的一个女性侏儒,绝非一道美丽的风景。她一边给教堂作清洁工作,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接下来的“眼睛”小节中,作者采用了苏珊娜丈夫彼得罗斯的视角,对艾琳进行了侧面的描述和评价:“老实说,起先我一点都不记得她,尽管我自幼每个礼拜天都见到她。她好似教堂的固定装置。事实上,她就住在教堂里。”在这里,作者采用的是男性视角,在他看来,虽然从小见到她,却一点都不记得她。在他看来艾琳是教堂的固定装置,生而就有的;但他的妻子苏珊娜却不这样认为。苏珊娜想和艾琳进行交流,她想知道有关这个女人的东西——在教堂里,她被艾琳灼热的目光打动了。彼得罗斯添了一句:“她肯定不会讲英文。”然而事实证明彼得罗斯是错误的。在苏珊娜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个女人到底有什么样的身世?这个女侏儒,她怎么会受到这样的惩罚?就因为她母亲生了她?就因为她活着?在她的婴儿时期,是谁抱养她的?在她的少女时代,有谁安慰过她?又是谁教会她效忠母亲和教会的?”去拜访那间挂着大红色窗帘的屋子时,艾琳说道:“当然,我会讲英语。”事实上,艾琳不仅会讲英语,还会讲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日语,还有拉丁语。苏珊娜庆幸自己没有听彼得罗斯的话,当然,这也是作者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不管多么爱男人,一个女人应该不相信他们说的任何话。
在交谈的过程中,艾琳告诉苏珊娜,不久前,这里还有用石块砸死妇女的习俗。这是作者透过艾琳这一形象给读者提供的一个重要的事实,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下妇女悲惨的命运。在接下来的几日与艾琳的交谈过程中,苏珊娜还知道了为什么有“女士优先”的说法,原因就是从前女人若被准许走在男人后面,她们就会逃走。如果女人走在前面,男人就能盯住女人。后来,女士们渐渐被驯服了,先生们不愿意承认他们喜爱的女人只想着逃跑,于是便想出了骑士风度。他们对女子献殷勤,抱女子过水坑,扶女子上马车。艾琳的这个观点是不同于世俗的,让人不由得对她思想的独特性和见解的洞察性感到折服。其实这也是作者思想和观点的反映,在沃克看来,事实上就是这样,男人取悦女人只是为了性,没有别的目的。
艾琳是个聪明的女人,在老家那样的小地方,她容易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的父亲是个财主。当然,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弃儿竟然还会有一个富裕的父亲。这就为后来艾琳的“翻身”奠定了经济基础。假如说艾琳没有那个财主的父亲,或者她的七个哥哥没有死去的话,她就无法继承到大笔的财产,从而离开教堂,获得新生。这样看来,作者意在强调,假如一个女人想要在这个男权社会独立,不依附男人,首先必须要在经济上独立。
等艾琳再次出现的时候,她的身份不再是一个被当地人遗忘在角落或者是经常因为好奇心被当成参观物的人了,她已经挣脱了教堂给她施加的枷锁,是一个教堂之外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了。艾琳在给苏珊娜的信中写道,她活得比她的七个哥哥久,在他们全部寿终正寝之后,她继承了大笔的财产,终于有一天,她打破了之前教堂中的人们灌输给她的关于吉普赛人不好的评价和观点,厌烦了自己在教堂中的生活,就这样,她加入了那个被人们认为过着“不守法”生活的民族中间去了。在那里,男女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平等,因为有的妇女年轻时是城里的医生、教师等,而在艾琳生活的那个地方,女人只能在家洗衣做饭,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那些男人在喝李子酒的时候,给艾琳也分了一杯。在艾琳的生命中,她是不会被男人多看一眼的,更别提男人与她分享美酒了;孩子们在墓地里发疯似的跑来跑去,在白色的墓碑上画卡通画。这种举止也许在别的民族和地方看来是对逝者和教会的不尊敬,然而在吉普赛民族看来,孩子们这样的玩闹,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小孩子的玩耍而已。此番景象,唤醒了艾琳那老态龙钟身体里新生命的萌动。就这样,虽然肉体上已经老了,但艾琳在心灵上得到了新生。
当艾琳和她的豪华高级轿车以及高大的保镖们出现在苏珊娜家门口时,她着实吃了一惊。苏珊娜有点羡慕艾琳了。文章中这一写道:“全世界都看见亿万美元落到了我小个子的身上,都认为我一下子高大完美了。”这无疑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充斥的人与人之间赤裸裸金钱关系的的批判。一个曾经毫不起眼的侏儒,当她有了钱之后可以拥有豪华高级轿车,有私人游艇,有高大威猛的男性贴身保镖……连世人看她,都觉得她高大完美了。
等艾琳再次回到她之前生活过大半辈子的教堂的时候,她把它称之为“监狱”。然而如今的教堂已经被改造成了学习古代礼仪的地方,旧貌换新颜。值得注意的是,艾琳曾在教堂里筑了一个壁炉,因为她觉得教堂里缺火。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热情,或者是,有一天,不小心,这把火没被控制住,燃烧掉整个教堂。
二、对种族歧视的控诉
历史记载,吉普赛作为一个天生流浪的民族,内心有着很强的民族性格,他们拒绝其他文化与变化,保守着内心关于流浪的一些浪漫的向往和天生的特质。他们自称为罗姆人。由于罗姆人和所属国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非罗姆人对罗姆人普遍存在较坏的印象,认为罗姆人不能融入社会主流,都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罗姆人的迫害达到高潮,当时纳粹德国将罗姆人和犹太人一样关进集中营进行种族屠杀,约有四十万罗姆人遇难。在今天,有一部分罗姆人试图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居无定所。但在东欧许多地区,罗姆人定居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棚户区内,和其他民族居民仍然时有冲突。但在其他地区,罗姆人则依靠其传统文化(如罗马尼亚罗姆人的传统铜匠工艺)成功致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曾在历史上受到了和黑人一样的摧残、歧视和压迫。在欧洲历史上,吉普赛人曾经当了四百年的奴隶。他们被买卖,受侮辱,遭鞭打,甚至为了供人取乐而惨遭杀害。他们被迫做苦力直至死去。然而,黑人民族也是如此。作者借艾琳之口反映了这样一段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显示了作者对种族歧视的抗议。
在别人都对这个民族唯恐躲避不及的时候,艾琳偏偏认为自己与吉普赛人最贴近,因为那些人的生活方式和她的完全相反,他们周游各地,什么地方都去,而他们仍然是一个部落。既然生活方式完全相反,为什么她说自己与吉普赛人最贴近?因为在艾琳的骨子里,有一种天生的冒险性,在她的内心深处,是极力不认同自己当下的生活方式的,迫于现实原因,她无法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只能在自己住的地方尽情施展自己内心深处对外界的向往。比如挂大红色的窗帘、每天从电视机里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学习多国语言等等。与此相反,艾琳虽然住在教堂后面,整天会有很多的人来来往往,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艾琳,更别提与她攀谈了。所以,在艾琳看来,吉普赛人比任何人更加热爱地球,他们愿意结识更多的人,他们一直非常愿意见识更多的地方。
在这里,作者通过艾琳的言论,表达了对自古以来欧洲中心主义言论和思想的一种批判。吉普赛人也属于正常人类的民族,他们从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活,他们最热爱的是音乐,音乐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好的桥梁。他们热爱大自然,而这正是作者所极力强调的。只不过因为他们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而惨遭迫害,这让人感到震惊和痛心。对于吉普赛人自由生活的向往,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艾琳以后的出走的动因。
艾琳告诉苏珊娜:“别让任何事情妨碍你享受人生。”尽管吉普赛人遭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他们仍然在努力生活。尽管黑人种族也如吉普赛人一般,似乎一直处于失败的边缘,她认为作为黑人种族的苏珊娜,也应该尽量去享受人生。因为,在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无数的吉普赛人,然而除了从他们头上剃下来的、用作填充垫子和上装衬里的长长黑发外,吉普赛人还给德国人留下了什么呢?堆积如山的竖琴和小提琴!这一点不仅反映了吉普赛人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对音乐的热爱,更大程度上体现出艾琳对生命的热爱和她顽强的生命力。
三、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回归
长期以来,美国黑人置身于白人文化背景下,为了生存不得不抛弃黑人文化传统,接受白人文化。随着他们在新大陆立足后对白人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的模仿、学习与趋同,与非洲文化传统的离异不断增强。尽管这种离异是历史的进步潮流,但由于现实中黑人与白人悬殊的强弱、贫富差距,美国黑人往往产生民族自卑感和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不认同的民族虚无主义,这将危及到黑人种族自身的存在。在探索黑人种族的出路问题上,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提出要重视黑人传统文化,她认为文化遗产可以使黑人获得民族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沃克作为黑人女性作家,她同样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强调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回归。这点在她的所有小说创作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在艾琳身上,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
首先上文提到,艾琳给苏珊娜写信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信纸的味道——没药树的味道。这是非洲特产的一种植物。作者在这里使用了这样一种植物的意象用来做信纸的味道而不是西方有名的香水味或者别的植物,在细节上凸显了作者对黑人文化的推崇。
其次,艾琳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睿智的女人,她思想独立,富有见地。她对苏珊娜说过:“我们是地球人,别忘了我们遭受过冰河时代。漫漫严冬摧毁或严重扭曲了我们身上的某种东西,某种人性的东西。它摧毁了我们队大自然的信赖,摧毁了我们的信念,即地球热爱我们,地球是我们的真正家园。我们曾经热爱和信赖过的一切竟然转而反对我们,蔑视我们。”这里再次强调了沃克的自然观,表明了她生态主义的一面。欧洲的霸权主义和反对异族主义让黑人种族受到了诸多的压迫,那些所谓的“文明”摧残了天然的、符合大自然规律的民族的文化,这是人类的悲哀,也是作者呼吁要回归黑人传统文化的地方。
艾琳在把自己的母亲重新埋葬后,不到一个月也死了。她年老体弱,那么矮小,那么孤独,但是她又是那么坚强,那么热爱生活。她没被老家的人摧残至死,她自己选择了新生。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侏儒艾琳这样一个形象,不仅仅是叙述的需要,更是因为艾琳代表的是世界上妇女的某一特定群体。艾琳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世界上那些生而不受人重视,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信念活下去的女人们的一生。艾琳的生命历程是值得让人尊敬的,这也是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而所极力表达的东西,那就是:一个女人,无论何种出身、什么相貌、何种民族、什么地域,她都应该打破社会上的某些特定规则对生命的禁锢,热爱生命,努力地生活下去。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 李慧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