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坛 > 原创 > 详细内容
现代社会传媒手段对传统阅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1/12  阅读次数:3297  字体大小: 【】 【】【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传媒手段和文学阅读方式的变革

         纵观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文艺的每一次变革都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几乎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以某种新技术的问世为基础。首先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印刷术持续的影响和改变着艺术生产的内容和形式。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使士大夫的诗文得以大量刊印和广泛流传,拥有图书的人数大大增加。而西方由印刷术引起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复兴的产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知识开始冲破教会的束缚走向平民,文艺开始从王公贵族的深深庭院走向大众。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印刷术具有连续性、同一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重复性使书的价格相对缮写的书籍价格便宜得多而且便于携带,同一性使职业文人应运而生,连续性使作家能够尽情地表情达意,能对世界放声吟诵、直抒胸臆,表现手段狂放无羁。”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静态传播信息的印刷媒体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新月异地快速变化着的现代生活的需要。于是,现代社会的多媒体传媒手段应运而生。近百年来,广播、电影和电视的相继出现,一次又一次地猛烈地冲击着印刷媒体曾数百年独步天下的霸主地位。而对印刷传媒方式的致命一击来自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应用。

         日本曾经有专家煞有介事地作出《铅字消失》的预测,认为以纸张为媒体的书籍未来将会结束。美国的托夫勒在他的《第四次浪潮》中也预言:“即使目前的词在以后仍然会被使用,但我们目前所谓的书却很可能消亡。”与传统印刷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更加的立体。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融文本、视频、声频、图形、图像于一体,绘声绘色,图文并茂,既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总体信息获取量,体积小、容量大、操作简便、易于携带、查阅迅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它都是出版业的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

           就在电视、电影、广播等多媒体传媒方式如日中天的时候,日本讲谈社又出版了一本名为《电视的消失》的书。认为“仅仅用于观看的电视已落后于时代,双向式电视创造新的未来,”该书认为,“今后将是‘电视电脑’的时代。光缆把全世界的电脑连接起来。与电视的单向式不同,它能够象电话一样进行双向式的传输。如同在语言的传送中电话胜过了电报一样,在图像的传送中电视电脑也将完全超过电视。”该书进而预言,在21世纪全世界的信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电视电脑上得到。这一预言如今得以实现,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pad等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又使文学阅读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碎片化。

         纵观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科学技术始终推动着传媒手段的发展和文学阅读方式的变革。从结绳记事到刻木为文,从龟甲兽皮到布帛纸张,从专人缮写到活字排版,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和经验,越来越真实、具体、有效地以图文及其他形式保存了下来。现代书刊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从“铅”与“火”的时代到“光”与“电”的时代,从用笔写稿到键盘敲入、网络传输,现代人思想情感的传递和资料信息的交流已准确和便捷到前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二、现代社会传媒手段对传统文学阅读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传媒手段的变革是不言而喻的。新传媒手段的发展进步同样是把双刃剑。对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和阅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社会传媒手段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型传媒手段的出现一定程度影响了作家的创作,甚至使一些作家转变了创作方式,这并非仅仅是作家由用笔写作转换到用电脑写作、手机写作,更重要的是某种创作方式发生了转换。

网络写作的互动已经形成了与传统文学创作不同的方式,读者影响着作家的写作思路,作家接受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作家与读者共同参与作品的创作。在读图时代,影视剧的巨大市场影响,传统作家向影视业转换或向影视剧献媚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方式,在小说创作时就将小说剧本化。在某些影视作品走俏市场后,又从剧本改换为小说,出现了一些剧本小说。倘若说网络文学让写家有了自由宣泄大肆铺叙的可能,那么手机小说、微博的出现,让写手们(段子手们)努力以更简练的话语表达更丰富的内涵、撰写有更意思的故事,在其不断传播过程中,才具有不断被改写被丰富的可能。

2、现代社会传媒手段对文学阅读的影响

  首先,现代传媒手段对文学阅读的变革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却消解着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

  传统的文学是以纸为载体张书写或印刷而成,这就造成了在由媒介决定的文化地位,即精英文化的阅读时代。现代社会新传媒手段的产生,开拓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同时,现代传媒手段大大加强了文本传播的速度,增加了其影响的范围,大众文化也逐步取代精英文化而成为社会的主流。

  如果说随着印刷文化时代的到来,听故事的艺术灰飞烟灭,读故事的艺术日益流行。那么以现代传媒手段为载体的文学阅读方式也渐渐消解着我们传统的纸质文字阅读,这种传统的文学存在方式正在受到挤压甚至走向消亡。

  其次,现代传媒手段展现了无可比拟的视觉盛宴,却剥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多媒体传播方式带来直观性的视觉体验,使阅读者的眼光从纸质文字上渐渐脱离,而转向了越来越巨大、越来越逼真的屏幕,真正从“读字”走向“读图”或“读屏”。特别是近年来3D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影从普通的平面视觉效果直接跳跃到立体的感官触动。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画面感更强、更逼真,故事的描述和人物的刻画也越发清晰,细节处理更加缜密。正是这样的技术和效果,让文学作品活脱脱地“再现”出来。文学作品不再是枯燥单调的文字,而成了个个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符号,故事也能够流畅地表现出来,的确将许多不可再现的场景带入阅读者眼前,充实了文字的苍白无力之感。

  而对于纸质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凭借语言媒介所想象的画面往往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视觉演绎所不能及的。而视觉阅读追求细节的描绘,阅读者在没有看到故事的原版文字之前便会对银幕展现的形象产生刻板印象,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定型,被特定的演员和场景所局限。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产生了巨大分歧。   

 再次,文学阅读的新方式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却造成了现代人的思想缺失。

  文学阅读依托现代传媒技术拓展出的新方式,将视觉、听觉等器官综合利用,有声文本、视觉文本、图像叙事等就依照人的器官需求衍生出来并加以扩展应用。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纸质文字书籍即满足了阅读者的视觉需求,广播是人听觉能力的延伸,广播剧等有声文学即满足阅读者听觉需求,而电视和电影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综合延伸,综合性的视听文学便是满足了阅读者的多重需求。

但在现代新媒体环境下,听觉、视觉阅读虽扩展了阅读者感官体验的丰富性和舒适性,但其精神魅力远远不及文字印刷作品。文字的力量是深刻而绵远的,著名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有沁透心灵、充盈思想的功效,必然也使读者记忆深刻、精神得以升华。相反,由于便捷的传媒方式和爆炸式的文本信息,使得读者文本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就造成了文学阅读质量的急剧下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读者对于所阅读文学作品的思考和判别。

不得不承认,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之下,传统纸质媒体的地位已大不如前,而新的传媒方式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视听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推进,充分满足了广大阅读者的需求。但新兴传媒方式的发展所相应带来的阅读行为方式、对文字文本的需求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逐步渗透在我们周围,而这些影响都是不可预知的,这需要我们加以辨别并提高对弊端的处理能力。

                                                                                                           西北师范大学   田甜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