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学 > 原创 > 详细内容
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概观
发布时间:2010/9/25  阅读次数:2468  字体大小: 【】 【】【
  

杨小兰 袁金刚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中文系,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提要〕 现实主义问题是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研究中表现在现实主义定义、现实主义特质及现实主义命运三个方面的理论观点作了概述和辨析,展示了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多元化趋势,体现了我们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新时期;现实主义;定义;特质;命运

〔中图分类号〕IO -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3637 (2002) 06 - 0026 - 04

  新时期,现实主义问题是最令人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成为文学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从80 年代到90 年代,学者们一直围绕着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发表了许多极富见地的新见解,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出现了深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促进了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今天我们回顾和反思新时期20年来现实主义理论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状况,进一步深入探索现实主义问题,在当代最高水平上建设现代文学理论,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实主义定义

现实主义的定义问题,是新时期理论工作者在讨论现实主义过程中所面对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作为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概念的使用,最早起源于席勒的美学著作《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其后,席卷欧洲大陆的“批判现实主义”浪潮将现实主义正式推上历史前台。从此,理论家们各自尝试着对观实主义涵义做出界定。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是革命导师恩格斯在1888 年《致哈克奈斯的信》中对现实主义的经典阐释。我们看到,与“批判现实主义”侧重于将现实主义视作是一种文艺思潮或创作流派不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

定义无疑更接近于“创作原则”这一概念。因此,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理论分歧,而解决这些分歧则无疑是讨论现实主义的一个首要前提。新时期的理论工作者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非常集中的探讨,其观点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主张取消现实主义定义。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各种现实主义都是对它从某一方面的界定。“当人们意在从这种意义上规定它,它的某些不容怀疑的特质又从另一方面顽强地显露出来”。因此,现有的各种现实主义定义不过是现实主义在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并从不能囊括古往今来的人类艺术发展的一切阶段、一切形式和一切类型的现实主义,恐怕今后也很难产生这样一个包括一切的终极定义”。这种否定观点一经提出,便遭到了理论界的各种质疑,为多数学者不取。我们在本文所要思考的,主要是第二类观点,即现实主义确有定义存在。具体来看,有这样一些理解和认识:

() 现实主义的广义涵义说。这是在理论界较早产生的一种代表性观点,其最早的理论表述见诸于50 年代的茅盾。新时期以来,学者们继承并发展了茅盾的观点,认为现实主义自古有之,并贯穿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一种文学现象。广义涵义说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般本质特征的理论概括,即认为“现实主义是作为正确地,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规律的现实主义”。这种意义的现实主义是一条普遍的艺术法则,故而又称之为“现实主义精神”或“现实主义传统”。它具体体现为文学观念和艺术精神两方面内容:从文学观念来讲,现实主义是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关于文学本质的一种认识,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从艺术精神来讲,认为现实主义融批判意识与忧患意识为一体,体现为“真实性”、“社会性”、“向上性”的有机统一。新时期对现实主义广义涵义的界定,是一个高度概括化了的界定,它从历时性的角度,从作家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与社会生活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来探讨现实主义,使现实主义成为超越了单一创作原则的一种艺术规律。但是也正由于这一高度的概括性,使它距离文学实际有较大的距离,不利于阐释某些具体的、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现象。

() 现实主义的体系涵义说。在持有此类观点的学者眼中,现实主义是一个由多项相关性与互为制约的因素所构成的创作体系,是以“艺术认识论”、“题材选择论”、“艺术精神论和“物化方式论”四个因素综合构建起来的具有明显排它性的创作体系。从认识论上讲,它强调文学贴进生活、关注现实,具有忧患意识和时代的普遍性;从题材讲,它强调题材的社会性、时代性和人民性:从艺术精神上讲,强调理性意识、情感流向及心理沉浮;从物化方式讲,强调以“再现性形式”为主,又吸收了“表现性形式”。因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由中外历史上众多现实主义流派、思潮和无数具体作品所充实、调整和更新出来的具有历史的自我规定性的艺术类型,它是一种独特的创作体系”。对现实主义的研究,“只能从实践性的创作体系出发,并以它为构建基础”。将现实主义定义为一种创作体系,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观点。与“广义现实主义”相比较,它的优越性可谓一目了然:它放弃了对现实主义的宏观理论概括,从实践层面入手,提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构成要素,弥补了“广义说”的不足。但是这种观点自身的不足也由此暴露出来,那就是与“广义现实主义”强调“现实主义是什么”,体系的现实主义更强调“什么是现实主义”,这使得它更接近于一种判断标准而非概念本身,尚未能很好地从理论高度上概括出现实主义定义。

() 一元现实主义涵义说。在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看来,现实主义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但由于对这种单一现象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故理解有所不同,具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

1. 现实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元艺术观。在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是一元论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一元论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反映论也是一元论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也不能不是一元论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我们发现其艺术观的实质就是尊重物质世界,反映客观生活的现实主义,因此现实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它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是同根、同源、同质的。故占有了现实主义,也就占有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同时也就占有了艺术的全部。将现实主义视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元艺术观,是一种带有较大偏执性的观点。如果从世界观制约着文学创作这一角度讲,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对现实主义现实性得以全面实现起能动作用,这是有其合理性的,但如果因此夸大现实主义的功用,甚至将现实主义与世界观等同起来,将文学与哲学混为一谈,则未免有概念不清之嫌,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故这一观点一经提出,便遭到了大多数人的质疑,很快便销声匿迹了。

2. 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历史上将现实主义定义为“创作方法”的传统观点而言的。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现实主义从来都不是指什么创作方法,而是指文艺思潮。从历史上看,作家对创作方法特有自觉意识基本上是19 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了,随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人们才开始关注起这种集批判精神与忧患意识为一体的新的文学现象。正是通过对批判现实主义及稍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现实主义的研究,才出现了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概括。因此当我们考察现实主义的历史流变时,最先面对的其实是风云变幻的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才是现实主义的最初面目和最本质的涵义。将现实主义定义为一种文学思潮,是新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思潮存在的现实主义,曾经是历史上最瞩目的文学现象之一,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这种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文艺思潮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盛行的

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的潮流、趋向,而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从其历史来看,显然是一个先于这种思潮产生的历史范畴。因此,用文艺思潮来定义现实主义,似乎忽视了现实主义的历史整体性和连贯性,不能充分说明现实主义的实质。故从这一意义讲,思潮论观点仍然是一种不充分的现实主义定义。除上述两种观点外,还有人坚持旧的将现实主义视作是一种创作原则的观点,但由于缺乏新的理论表述,所延续的依然是五六十年代的旧观点,故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是新时期学术界对现实主义定义做出的各种新的阐释。我们看到,尽管这些观点与提法自身仍存在着不足与缺憾,但就对现实主义的认识来说,已经突破了多年来存在的一统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发展,为理论的整合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现实主义特质

新时期对现实主义研究的第二个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现实主义特质的讨论上,具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

() 现实主义的特质体现在现实性上。这是一些学者考察了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思潮及其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在这些人看来,唯有从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形态———“批判现实主义”开始“, 现实”才真正成为作家创作所关注与思考的全部内容,才成为文学创作的唯一起点与归宿。故而“注重反映对象的现实性,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即生活本身的感性形式、原生形态作如实客观地描绘,冷静精确地细致刻画,从而获得酷肖生活的艺术效果,这应该是现实土义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离开他们就不

称其为现实主义”。以现实性作为现实主义的特征,自有其合理的一面,现实主义不就是以现实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吗? 但是把作为“源泉”的现实视作是现实主义的“特质”,这是存在问题的。作为文学作品内容的现实与作为生活原生形态的现实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在生活现实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改造后创造出的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化的现实:而后者则指的是未经任何改变的生活的本来面目和真实存在一个是艺术概念,一个是生活概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而将现实性作为现实主义的特质的观点,就没有看到这种原则区别,从而未能正确地解释其特质。

() 现实主义的特质是作家对现实做出的一种审美价值判断。在坚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眼中,任何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都是作家艺术地把握并超越社会现实的产物,它体现着一定的生活内容,又包括着某种价值观念。因此,这种建立在作家审美认知基础上的价值判断,正是现实主义的根本特征。以作家的审美价值判断为出发点,考察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无论如何不能说,现实主义文学就是靠如实反映社会现实的单一思维向度而实现的”“如果仅有直面现实的对象意识,却丧失掉作家的‘信心’、‘同情’等价值姿态,现实主义思潮便会黯然失色”。将作家的审美价值判断视为现实主义的特质,既肯定了对象的现实性,又强调了作家的审美主体性,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我们将现实主义视为由对象内容和表达方式两方面构成的话,那么,上述观点所肯定和强调的东西显然都属于内容的要素。仅从内容而不同时也从形式方面来考察现实主义的特质,不能不说有失全面。

() 现实主义的特质体现在它独特的审美方式上。这种观点又被称之为“审美本质论”。在持有此类观点的学者眼中,现实主义是人类感知世界、反观自身、互相诉说、彼此沟通的意愿在美学上的实现,是以审美的心灵和眼光来照摄现实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现实,“是一个人们似乎指认出来的现实的美的替代物”,正是作为既类似现实又不等同于现实的替代物,现实主义体现出一系列审美特性:首先是“艺术思维的整体性”。“现实主义和其它艺术方式不同,它描绘的是人以及和人相联系的世界的各个方面,

保持了世界本身的完满性”。其次是“艺术再现的直接性”。“现实主义采取直接现实的方式描写生活,按照经验世界的样子创造第二种现实,以此获得一种逼真的艺术感受,使读者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入其境的艺术效果”。三是“艺术反映的客观性”。现实主义以客观反映现实为前提“, 把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反映对象并遵从生活本身的逻辑加以描写,从而获得艺术反映的客观性,实现对自然的和人的规律性的表现”。现实主义作品由此获得丰富的内涵。

上述将审美方式视作现实主义的特质,这确实抓住了现实主义文学一个方面的特征,具有较为充分的合理性。同时,这种观点还包含着审美对象的特征,即它以人和人的世界为描写对象,在客观上阐明了现实主义在内容上的特质,这同样应当肯定。但是,现实主义文学在内容上的特质并非只有这一方面,还应当包括作家理性的独特内涵,比如作家直面现实的情感态度、揭示真理的理性精神等,审美本质论没有认识到这个特征,不能不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在上述三个观点中,每一种观点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又都存在着不足之处,这启示我们从总体上综合性地认识现实主义特质,或许能够得到比较客观、科学的结论。

三、现实主义的当代命运

现实主义的当代命运是新时期现实主义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现实主义定义及特质的认识,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主义何去何从”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在新时期内突然关注起现实主义的命运来呢?首先是历史上现实主义的几度失误引发了很多人的疑虑,对现实主义在新时期能否重振河山,他们并不乐观。其次,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崛起给现实主义带来了极大的生存挑战与压力,这使得本来就背负着历史重荷的现实主义在新时期内更显得步履维艰,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不得不关注起现实主义的命运或走向了。那么新时期现实主义命运究竟如何呢? 理论界的认识有三点:首先是“现实主义过时论”。持此论者考察了现代以来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流变过程,指出“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坛,现实主义文学的确取得过其它文学流派无法比拟的创作成就。与古典主义“瞒”和“骗”的怯懦本质相比较,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体现着一种积极涉世,跻身社会风云的文学姿态。然而当这种观念与政治运动结合起来时,就暴露了它的潜在危机。“确认与致力直面现实的文学使命,却压抑、忽略了作家的个性自由和主体创造精神,从而导致了作品中政治口号充斥、人物形象概念化等现象”。进入当代文学,随着“革命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立,文学与政治间呈现出更为亲密的从属关系。从文学反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到“文学服务于工农兵大众”,文学甘愿接受着政治和阶级斗争趋势的引领,成为群体理念的国家意志的传声筒。当以“主题先行论”和“根本任务论”为核心的“两结合”原则大肆流行的时候,恰是现实主义病入膏肓的时刻。而新时期以来,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和各种非现实主义作品的不断问世,恰好说明中国作家已经尝试用更多更新的方式来探索文学之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古老且满身痼疾的文学已经不能再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与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抱守残缺,以复兴现实主义为理想,希望按图索骥创作出优秀作品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的主张,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现实主义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其次是“现实主义主流论”。这种观点认为现实主义仍是当今文学发展的主导潮流。在“主流论”者眼中,现实主义虽几经曲折,担它仍葆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其它类型的文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史诗品格”、“尚美品格”、“理性品格”、“物理时空品格”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路程表明“现实土义有宽广的生活容量,

包含着极其丰富也包括政治在内的现实内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证明,一旦恢复并张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忠于现实,忠于生活,文学生活就走上了康庄的途径”。也有理论家从其它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比较典型的是“无边现实主义”理论。“无边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主流论”的极端表现形式,它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加洛蒂首先提出来的。加洛蒂从现实主义的“现实性”出发,指出“没有非现实主义的,即不参照在它之外并独立于它的现实的艺术”。我国的一部分理论家在接触这一概念后,认为“无边的现实主义”是对原来现实主义法则的修订,它承认现实主义与人类发展是同步而没有终期的,因此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基于上述认识,他们将包括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在内的一切文学流派都纳入现实主义范畴,现实主义成为了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含的永恒概念,也成为文学创作的唯一形式,因此,现实主义永远不会落伍和边缘化。第三种观点是“现实主义深化论”,这种观点认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经历了“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演变后,而今正处于一个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期。一方面,它正在努力纠正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偏执与狭隘,另一方面,又积极跟进当前多变复杂的现实生活,多元吸纳新的艺术元素,因此“, 现实主义没有停滞凝固,而是向更高的多元化境界发展,现实主义多元化,20 世纪人类主体意识进一步成

熟和深化的表现”。

审视上面三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前两种观点都是从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来推断现实主义的命运的,一个强调它的历史狭隘性,一个又强调它的历史优越性,两者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社会生活和读者。作为“人学”存在的“文学”,其表现对象就是人以及人的生活。在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类型的文学能像现实主义这样直面人和人的生活,历史地、真实地反映人和人的生活,故而“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发展着,只要人类生活中还不断出现新的麻烦和困境,并且为此痛苦,只要人类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人类就需要从现实主义文学中发现、认识和签赏自己,现实主义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外从读者的角度看,现实主义也不会消失,读者在长期审美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现实主义艺术趣味,以及认识现实、掌握现实、直观自身的审美要求,决定了现实主义必然要存在下去,因此,以为现实主义过时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当然,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没有过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仍会像过去一样,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类型。现实生活是不断发展着的,作家创作的独特性和读者的审美需求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此,现实主义只能作为多元当中的一元而存在,既不会成为左右其它类型文学的主流形式,更不会成为像无边现实主义所说的唯一的文学类型,由此可见,第二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与前两种观点相比较,我们认为第三观点更符合现实主义的实际。考察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之路,我们发现,现实主义文学仍然是新时期文学创作格局当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呈现出整合态势,而且在实际创作中也出现了与现代主义的融合,80 年代的“现代现实主义”与90 年代的“现实主义冲击波”都充分证明,新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正以日新月益的变化应和着新的审美要求,也用推陈出新的作品证明着自身的存在价值,现实主义“在多元化和不断更新中保持并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活力”。从上述讨论所涉及的内容来看,新时期现实主义研究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开放意识,现实主义内涵不断延伸,功能不断拓展,理论也不断更新,呈现出与创作相一致的深化和多元化趋势,而正是在这深化与多元化进程中,现实主义获得了新生。

注 释:

①李星《: 现实主义地位的浅识》,《社会科学评论》1985 6 期。

②吴元迈《, 恩格斯致哈克奈斯信与现实主义理论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1982 3 期。

③张维安:《现实主义——艺术反映的客观法则——〈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一文的启示》《, 十月》1980 3 期。

④⑤⑥⑦⑧⑨李运抟《: 现实主义作为一个体系的构成》《, 学习与探索》1989 4 期。

⑾段更新《: 近年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概况》《, 新文学论丛》1983 3 期。

⑩⑾⒁⒂⒃胡玫曼《: 现实主义原发机制与审美特证》《, 文艺理论研究》1989 4 期。

⒃⑿⒄程麻;《现实主义方法论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19895 期。

                    本文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⒅吴晓敏:《关于现实主义问题讨论的综述》,《争鸣》1990 5期。

⒆⒇陈望衡《; 现实主义的当代命运》《, 天津社会科学》19905 期。

23)洁泯《: 现实主义从失落到回归》《, 文艺报》1989 9 3 版。

24)转引自吴元迈《关于无边的现实主义问题》《, 学术月刊》19893 期。

25)(26)(27)胡尹强《, 现实主义过时了,还是多元化了》《, 文学评论》1989 6 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