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文学 > 原创 > 详细内容
《西游记》的儿童化改编研究 ——以1980年代后中国大陆为例
发布时间:2019/4/19  阅读次数:3001  字体大小: 【】 【】【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一   李国燕


内容摘要:《西游记》和很多文学经典一样有着恒久的艺术魅力。1980年以来,这部饱含丰富的童话价值和童话精神的名著依靠传统和现代传播媒体,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与时俱进地传播发展,深得各个时代儿童的青睐。在各种媒介形式的改编中注入时代精神,给儿童带来更多的启发和童年乐趣。本文从儿童化改编视角入手,以电视剧、动画片和动画电影、儿童图书的改编为例,对照原著分析《西游记》在80年代以来传播的横向和纵向的流变及其特点。

关键词:   《西游记》   儿童   改编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神魔小说巅峰之作,充满童真童趣,以个性鲜明的人物,浮云游子的想象构筑了一个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西游记》中蕴含的童真稚拙、变幻神奇等美学特质契合儿童爱幻想,爱游戏,思想单纯的心理年龄特征,它宣扬的善良正义,勇往直前等品质有“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的积极影响,深得一代又一代儿童的青睐,经久不衰。目前针对《西游记》各种媒介门类的改编作品分析多是从成年人的视角出发,忽略了《西游记》作为典范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价值和特点,更是没有系统地从儿童化改编的视角去研究其多元改编的流变。本文另辟蹊径,把1980年代以后《西游记》关于电视剧、动画、儿童图书改编的经典作品的儿童化表现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地把这些优秀作品与原著和同形式改编作品做对比,探讨它们在儿童化改编视角下的改编方法和意义。从而为实现《西游记》作为儿童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和往后的多元化改编提供些许参考。

、电视剧改编

1982至1987年由杨洁导演、中央电视台精心制作的25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迄今最为人熟悉的影视改编。这次改编以“忠于原著,慎于翻新”为基本原则,尽力还原小说本来面貌。根据杰·瓦格纳在《改编的三种方式》一文中的论点,这是“移植式”改编——直接在银幕上再现一部小说,其中极少明显的改动。后中央电视台又基本依据此原则,拍摄了著名的16集电视剧《西游记续集》。这两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做到雅俗共赏,适合于儿童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从而成为值得许多人回忆的童年影视经典。

从小说中的抽象到电视剧中的具象,这两部电视连续剧以唐僧带领悟空、沙僧、八戒、小白龙西天取经,一路伏妖降魔为线索,呈现了超越时空、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妖魔鬼怪多是动植物的化身,又保留着自己的本来属性。蜘蛛精化身美女,依然能靠肚脐吐丝织网捕人;蝎子成精化作妙龄美女能蜇人;天上下雨打雷是龙王雷公施法;人间生死全凭阎王生死簿决定……其幻想的奇幻世界里各路妖魔鬼怪,神佛仙圣千奇百怪又个性鲜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和宝物兵器。这种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荒诞离奇的想象,表现的是孩童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与动物、植物平等共生的淳朴自然观,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以为自然万物都和人一样能说、能听、能思考、有感情。自然是孩子张扬自由、活泼天性的乐园,他们渴望与自然亲近。电视剧展现的真实自然情境和神奇动物世界,能让儿童在观看的时候舒展个性,感受到快乐。

剧中对主要人物的塑造独具匠心。孙悟空无疑是其中最出彩的主角,他身世传奇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石猴,猴像人形又会七十二变,金箍棒挥舞得自如,火眼金睛能看穿各路妖魔,脚下的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可孙悟空也有莽撞犯错的时候,例如第十六回,因为自己爱炫耀而丢了师傅的袈裟。猪八戒更是常常挑拨撒谎,动不动就要散伙回高老庄,还偷藏私房钱。这样的刻画生动自然,人物举手投足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又有稚拙的童真童趣。对正面人物做故意的过度美化和拔高,会让儿童产生敬而远之的逆反心理。人无完人的真实更有代入感和吸引力,悟空、八戒的赤子之心让儿童在他们身上找到了共鸣,仿佛在剧中看到的就是自己。

影视剧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的搬到了观众眼前,同时也对人物的塑造做了一些改变。主要是弱化主要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品质上的缺点,渲染人物积极正义的一面,增添其人格魅力。突出表现师徒四人间深厚的感情,相互关爱的和谐关系,向儿童展现友好和善的理想和人道主义关怀。例如,原著中唐僧不仅迂腐也有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一面。在第二十五回中行者因一时气恼,偷吃了五庄观的人参果又推倒了人参树,师徒四人策划逃跑,唐僧怕行者丢下,他以念紧箍咒相要挟。后被镇元大仙捉回,那大仙要鞭打唐三藏教徒无方,却都被孙悟空仗义扛下,懦弱的唐三藏泪眼双垂,抱怨三个徒弟闯祸连累他受罪,虽不曾挨打但是绑着也疼的很。电视剧在改编的时候努力将他塑造成诚实善良、意志坚定的取经圣人,有意地淡化了唐僧这些缺点。又如,原著中猪八戒是黑色野猪精,相貌丑陋恐怖,而且霸占了高家女儿三年,把高小姐关在后宅不让她与家人相见,而在电视剧中则改为给高小姐两天时间好好考虑,增添了人物的人情味,更显其憨厚老实的秉性。

《西游记》能为儿童喜爱,主要也是由于在百转千回的曲折离奇经历后,正义一方的取经师徒总能战胜邪恶的妖魔,符合儿童向往正义的纯真心理,战无不胜是他们的美好理想。原著内容中有不少残忍杀戮的场景描写,《西游记》的发展一直是围绕的吃人杀生这一骇人行径延续的,妖怪不择手段想吃唐僧肉,取经团队也一直在打杀各路妖魔。例如,第三十一回写孙悟空为杀了黄袍怪,救出唐玄奘和宝象国公主,设计让八戒、沙僧杀了那公主和黄袍怪的两个小儿:八戒和沙僧把孩子拿到宝象国上空就摔向下面的白玉阶,可怜的孩子都被掼的像肉饼,粉身碎骨,血流不止,满朝官员都惊呼天上扔下了两个人!手段残忍、场面血腥。电视剧没有拍摄这一情节。这也使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兄弟,更符合儿童对正面英雄形象的想象,为儿童树立了学习的楷模,避免儿童模仿影视剧中不良内容,留下心理阴影。英雄主义是儿童所向往的。生活中,儿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而在儿童自己幻想的世界中,他们都希望成为强势正义的力量,惩恶扬善。但是暴力还不是儿童该有的审美范式,此处的删改也符合儿童艺术创作原则——远离暴力。

这两部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电视剧,以超高的艺术创造力,借助特效通过图像叙事,把幻想的奇异世界真实鲜活地展示在儿童面前,现实和艺术的融合,鼓励了儿童喜欢自由烂漫想象的天性。杜莹杰在《论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基本美学特征》中提出“人性共鸣是审美现代性的根基”,《西游记》的电视剧改编在镜像世界里还原真实现代生活,以主角身上的人性美、人情美、人道美为基础,拉近了儿童与电视虚拟世界的距离。并且考虑到儿童的审美特征为保护儿童心理健康,没有拍摄过分暴力的场景。突显“以善为美”的道德规劝和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的目的。

动画片和动画电影改编

(一)1980年代

《西游记》受众广泛,一直以来深得各个年龄阶段群众的喜爱,取材于此的改编作品群众基础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所以1980年代以来,《西游记》一直是古典名著的改编热门,而最受儿童欢迎的改编还是动画片及动画电影。1980年代有6部取材于《西游记》的动画作品,这6部作品都极具时代特色,符合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主义”主张,以及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的“幼者本位”概念。杜威认为儿童在传统教育中处于被忽略的配角位置,而老师、家长、教科书成为了重点,但在新时代儿童必须成为儿童观的中心。鲁迅则继承了杜威的观点。儿童文学要适宜于儿童,反映儿童特殊的心理年龄特征。

第一部是1980年的《丁丁战猴王》,这是一部剪纸片。作为取材式改编影片,它讲述了少先队员丁丁拥有一把金钥匙,这把钥匙象征着科学知识。他用科学打败了战无不胜又有千变万化的孙悟空。最终,孙悟空折服于丁丁的现代科学力量,并要求学习科学知识。影片对原著进行了创意性改编,正义英雄孙悟空一开始是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儿童善于模仿,悟空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人物,能知错就弥补,这对他们的行为习惯有正确的引导意义。影片创作结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首先,布景简洁,两个主人公个性鲜明,采用典型的二元对立创作模式,犯错误的猴王和纠错的丁丁之间矛盾突出、集中。这样的设计十分符合儿童的思维习惯,他们的认知是单一维度的,只会把注意力放在最明显的事物上。其次,情节主题浅显易懂,主要是围绕“金钥匙”展开故事,这种简单的讲述不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影片目的就是寓教于乐地对青少年儿童进行重视科学文化的宣传。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还处于混沌状态,太深刻道理对他们来说很难理解,孩子本性就是寻求快乐和趣味性,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只有在趣味和愉悦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内容。

1981年的《人参果》1985年的动画片《金猴降妖》,都是节选式改编。《人参果》取材于《西游记》的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六回,画面精美,很有民族特色。基本是原封不动地再现原著内容,只是删去了几处小细节,使故事讲述更加集中流畅。人物形象性格也大体符合原著描述,猪八戒、孙悟空等在原著里的符号化特征没有改变。矛盾设置合理使影片高潮迭起、引人入胜:同时人物动作夸张、急促,有一种稚拙之美。行者上蹿下跳、调皮机智,八戒贪吃懒惰、胆小滑稽。相较于原著,影片更是突出表现了人物身上孩童的稚嫩气质和活泼好动的特点,呼应了儿童稚拙天真的心理和生活表现,让儿童感觉亲切真实又滑稽可笑。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和原著相比,八戒、唐僧和与孙悟空的形象有强烈的对比性特点。例如,孙悟空虽鲁莽受不得委屈,但是本领高强又勇于承担责任;对师傅忠心耿耿、极重情义,代替师傅受罚接受镇元仙子鞭打,令人感动;为弥补错误信守承诺,请求观音救活了被自己推到的人参树。但是反观猪八戒因为自己贪吃怂恿行者偷盗人参果,东窗事发又逃避责任,在行者要准备四处求方,救活仙树时,居然怂恿唐僧只给行者三天期限,否则就念紧箍咒。表现的极其冷漠无情。而唐僧更是软弱无能,爱听信谗言又没有主见和处事能力。儿童习惯根据权威人物的社会行为去做出道德判断和行为模仿,他们的道德观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这种鲜明的形象对比给儿童树立了更光彩的道德榜样——孙悟空,启发了儿童的处世智慧。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平等真诚对待他人,运用智慧解决困难。《人参果》中各种人物形象的各种社会行为,都会对儿童思想产生影响,加深他们对善恶的理解,最终形成内化的道德自律。

《金猴降妖》取材于《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和第二十八回。讲述孙悟空为救大家,三打白骨精,在猪八戒的撺掇下被唐僧误会赶走,后来唐僧被白骨精抓去,八戒又请回孙悟空降妖救师傅。这部影片和《人参果》一样是忠实原著的成功改编,并且在想要表现的人物特点上也基本一致。这两部影片在画面场景上,都融入了中国水墨画的空灵和深邃悠远的艺术风格。将民族风格和抽象绘画结合形成古典的雅致韵味,给人诗意的美感,奠定了影片的中国风基调。同时吸取了西方现代绘画技巧,手法细腻,注重空间的创造和气氛的营造。在背景音乐上也注重传统民族乐器的使用,增加民族气息。此外,《丁丁战猴王》、《人参果》、《金猴降妖》这三部影片在孙悟空的造型上都借鉴了《大闹天宫》,深受京剧脸谱造型艺术的影响。

这种在对原著改编的基础上,增添中国风元素的动画艺术,一方面可以让儿童发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对五彩缤纷的神奇幻想世界进行个体的主观再创作。中国绘画虚实相生的留白艺术就是儿童幻想的驰骋天地,中西结合的绘画手法是对儿童创新能力的启发。另一方面也向少年儿童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戏曲、音乐的古典美,培养孩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京剧可谓国粹,孙悟空嘴猴腮相的面相,上宽下窄,面部色彩的象征借鉴了京剧脸谱的谱式。这一人物备受喜爱也让京剧艺术得到传播,两者相辅相成。

第四部是1983的《小八戒》,这是一部绒布剪纸动画,是对《西游记》的取材式改编。讲述西天取经后,老八戒和小八戒捡了小女孩的钱在如何处理这笔钱上发生分歧,孙悟空了解情况后机智地教育了小八戒,惩罚了老八戒。影片情节不是出自《西游记》,但是孙悟空和原著中一样是正义的化身,老八戒也保留了其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从主题上看,《小八戒》主要是用游戏笔墨,叙述儿童喜闻乐见的西游记人物的简单幽默故事,教育小朋友要拾金不昧。在欢声笑语中,传达现代社会价值观念。这部影片里面的人物都是用布片缝制成的,沿袭了《猪八戒吃西瓜》中的造型。人物形象十分可爱有趣,其中小女孩和小八戒都是以孩子的形象出现的,八戒完全没有原著中妖怪相貌的恐怖,这让儿童像是在看自己同龄人的故事,感同身受。影片还创造性的将皮影戏和剪纸这两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在表现方式上给儿童一种新鲜感,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小八戒》没有原著复杂的人物设计、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主题,情节主题简单明白,让低龄儿童也能理解影片想要说什么,从而达到广泛的宣传、教育目的,培养儿童的道德认知。

1987年的动画片《小悟空》1989年的动画小短片《孙悟空与三件宝贝》作为1980年代后期的创作,明显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与前4部相比有继承也有创新。《小悟空》是对《西游记》的取材式改编,而《孙悟空与三件宝贝》是忠实原著故事情节的节选式改编,取材于原著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讲述取经途中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用幌金绳、羊脂玉净瓶、紫金红葫芦三件宝物对付孙行者的故事。片中神奇魔幻的宝物,人物的各显神通让儿童惊叹不已,契合儿童无拘无束的思维特点,给孩子的想象幻想提供了源泉,培养了儿童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为儿童思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悟空》以原著中孙悟空为原型,创造出符合儿童审美特点的全新形象,完全不是原著中的成人形象,而是天真调皮、爱闹笑话的小男孩。影片主要突出他活泼机智地一面。其次,动画的情节内容也完全脱离原著,进行了重新的编剧,内容更贴近时代生活。

这两部影片保留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吸取了外国动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于原著的文言和以往动画的半文半白,其人物语言完全是现代白话,通俗易懂,儿童理解毫无压力。人物造型没有原著的写实性,也没有以往的中国风抽象化特色,而是向着现代人欣赏品味和审美观念贴近,将其进行卡通化处理。背景音乐是极富时代感的现代音乐,添加了钟琴等西方乐器元素,这给了小朋友新鲜感,受到了他们的广泛喜爱。

1980年代前期针对儿童的《西游记》动画短片的改编,重视体现中国风、忠实于原著、突出教育意义。《丁丁战猴王》、《人参果》、《金猴降妖》、《小八戒》还原了原著中人物的符号化性格,以中国元素为形式背景,主要杂糅了中国的管弦丝竹、剪纸、皮影戏、中国水墨画、京剧艺术等,赋予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人物以新的时代精神和道德,他们拾金不昧,有社会责任感,渴望知识。后期的改编则注重艺术上的中西结合、突出娱乐性。在《小悟空》和《孙悟空与三件宝贝》中西方艺术元素的运用已经很明显了。首先,主要人物形象卡通化模式化,人物的面部特征更像是幼儿,而妖怪必定凶神恶煞,好人必定可爱乖巧。其次,画面设计采用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的手法,背景音乐上热衷西方金属乐器的运用,中国风意蕴淡化。最后,这两部动画都以在感官上取悦儿童为最大特点,缺少严肃明确的教育性。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进,中国大陆的影视文化发展刚刚有了市场化迹象,国家开始倡导发展大众文化。而在中国知识界精英的推波助澜下,文化启蒙和反思成为艺术审美标准和时代主题。《西游记》的儿童化动画改编,受到精英文化艺术审美标准的影响,创作目的纯粹,主要追求启蒙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受到了大众文化创作标准的影响。一方面,在动画制作中融入高雅严肃的中国风元素,选取的情节主要是启发儿童发展天性、拥抱自由,鼓励儿童好奇心、探索精神。另一方面是适度吸取外国优秀文化艺术,中西杂糅,改编主要是向儿童宣传时代精神,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拾金不昧品质。另外80年代中国才刚刚打开国门向国外学习,动画制作技术还比较落后。从1990年代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文化中心从精英转向民间,大众文化飞速发展;网络异军突起,多元文化空间悄然兴起。同时,西方的科技和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在动画上主要是动画制作技术和方法的引进学习。《西游记》作为经典的再演绎,又成为热门。

(二)1990年代后

1990年代开始,动画领域对《西游记》的改编热情依旧不减,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三部。

第一部是1998年中央电视台制作完成的52集动画片《西游记》。这一版动画片还原了主要人物的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征,基本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情节,也有少许情节做了略微改动,例如省略了介绍唐僧身世的这一情节。在背景音乐上,将中国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交响乐结合。布景上把中国风绘画元素和符合时代审美的现代艺术相结合,简洁大方、贴近时代,又弘扬了中国文化。

作为面向儿童的电视作品,一方面,它剔除了原著中的封建糟粕思想,成年人的性与两性关系描写,力求与原著的成人文学拉开距离。另一方面,这部动画片也在反映成年人的真实世界,用形象化艺术表现真实的社会人生,告诉孩子世间险恶的道理,也通过人物不屈不挠的取经精神给孩子上了一堂励志课。正如郑振铎所言“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可以说是应该的,他们需要知道人间社会的现状,正如需要知道地理和博物的知识一样”。

在人物造型上这部动画主要借鉴了《大闹天宫》,既有现代艺术元素,又有古典风韵。例如,孙悟空的造型不再是原著描述的“尖嘴猴腮”相,变成了一个俊朗少年的模样,但保留了原著中孙悟空的主要性格特征,又增添了儿童烂漫天真的气质,更适合儿童观看;猪八戒不像原著中是面目可憎的野猪精,形象造型特意凸显其可爱憨厚的一面;其它人物面部刻画也更为柔和年轻,给人亲切感。另外,片中孙悟空和原著中一样活泼伶俐,爱捉弄敌人和师弟。和妖魔鬼怪交战时,总是要不失时机地挑逗戏弄对手一番,使紧张的战斗氛围显得活泼,发扬了游戏精神。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成长,享受放松的愉快,创造的自由。浓郁的游戏精神让小朋友观看起来轻松快乐。

1998年的《西游记》之后,2010年中央电视台又拍摄了《美猴王》这部动画大片。该片叙述了石猴孙悟空的成长的经历,部分情节忠实原著。片中美猴王的面部特征是以动物性形象特征为主,而儿童天生对动物就充满喜爱和保护欲,这也让他们更喜欢这部动画片。片中讲述小石猴经历重重磨难,终于成为美猴王的励志故事。其主题不仅包括《西游记》原著中的不怕艰难险阻、追求正义善良等,还融入了时代精神的内容,例如成长和友谊、团队协作等。整部作品弥漫着“爱”的精神,体现了以善为美的儿童艺术价值,爱对培养儿童的人文精神是很重要的。面对敌人和危险,石猴与朋友人参果、玉兔、六耳猕猴互相帮助关爱,展现了他们之间出于道义的友谊;小石猴对师父的敬爱、师父对他的疼爱,这种长幼之爱更是温暖人心;石猴为保护花果山做了不懈的努力,他对自然环境的博爱启发着少年儿童——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性本善,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一片净土。这部动画以人物真挚的感情呼应儿童内心的纯真,让他们看到人性的光辉,美化了儿童的情感世界。

1990年代以来《西游记》动画片的儿童化改编,在大众文化的潮流带动下注重追求娱乐性,为符合儿童审美趣味,满足儿童的游戏需求,常常使改编的人物和情节向着喜剧性方向发展,以诙谐戏谑的游戏笔法、幽默滑稽的语言,旨在让儿童获得更多愉悦的观看享受。动画制作技术整体水平提升,画面制作精美,配乐风格西方化特点明显。但是内容呈现低幼化倾向,首先是因为中国还没有严格的节目分级制度,而传媒为满足儿童的影视娱乐需求,就简单地把儿童作为动画的专属受众;其次,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动画作品质量太差,人物形象偏平化、叙事简单模式化、缺乏思想深度和审美高度。

2015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出现了一部现象级3D动画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部高质量的诚意之作是对《西游记》移植式颠覆性的改编,成为国产动画崛起的新标杆为国产动画开启了新时代。因此,本文将把这部影片单独列出,做重点分析。

(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据张梦蝶和秦文竹在《<大圣归来>:中国动画的逆袭——基于文化工业视角的中国动画式微与发展探析》中所言,中国动画在经历了1950-1980年代的“中国学派”风格时期的辉煌后,1990年代开始走向式微。多年来,中国动画市场光有数量却少有精品,一直处于颓势低迷之中。作品低幼化倾向明显、模式化严重;快餐式商业化主导下的动画只顾追逐经济利益,粗制滥造、乱象丛生。观众热切地期望重振民族动画的雄风。在这种背景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从儿童化改编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是特殊的。虽然是动画可它的目标观众却是成年人(主要是生于1985年-1996年的这一代)。但事实上,这并不妨碍儿童对这部动画电影的喜爱和追捧。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中国民族动画风格深化的一种体现。一方面,在场景设置、人物造型上继承了中国以往动画抽象化的特点,图像的质量很接近好莱坞动画。影片里中国元素大放异彩,例如京剧、皮影戏、中式风格音乐等;另一方面,《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对《西游记》原著的精神文化传承,完全满足了成人和儿童的审美。

影片以成人视角开场,讲述法力被封印后内心痛苦的孙悟空,一路坎坷地护送江流儿(唐僧前身)和傻丫头回家,最终被江流儿的死亡激发了斗志,找回真我、战胜妖王,实现大圣归来。可爱活泼、大头大眼的江流儿身世凄惨、令人同情,却一直开朗乐观,他的内心充满了善良和爱,对齐天大圣的崇拜,以及对神话传说的强烈好奇。他为救傻丫头勇敢地和山妖战斗,送傻丫头回家的一路上,自由地张扬着自己的童真烂漫,最后却悲壮的被妖王害死。影片从成人视角,把江流儿这个孩童形象作为社会中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尊重儿童的社会地位,肯定了儿童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着力表现纯真善良的江流儿,给了大圣带来的温暖和鼓励,对大圣归来有直接的影响。也毫不避讳的涉及到以往儿童动画不会提及的沉重话题——死亡。江流儿作为一个孩子,他的的死亡除了让儿童观众感动,更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个体人的自尊。

齐天大圣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完全摆脱了以往动画中的低幼形象,也不同于原著中始终如一的英雄形象。一出场齐天大圣就因为手上的封印没解除而失去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法力。爱面子的他不想面对变成普通人的自己,内心失落痛苦只想回花果山逃避现实,善良可爱的江流儿一直将大圣视为英雄偶像,让他倍感压力。在送江流儿和傻丫头回家路上齐天大圣被妖王打败,他开始自暴自弃,最后江流儿的死激发了他的斗志,破除了封印,回归齐天大圣的英雄本色。齐天大圣的回归是一个励志的成长过程,他像我们所有普通的成年人、孩子一样有失落自卑的时候,有自暴自弃的时候。本性善良的大圣在一路的艰险磨炼中不断进行自我斗争,克服心理障碍,找回勇气、战胜妖王,比战胜妖王更重要的是齐天大圣战胜了自己。有侠义精神的齐天大圣形象满足了儿童的英雄情结,同时这一形象不用说教的方式给儿童带来了生动的成长启示和力量——人生道路困难重重,一定不能放弃。猪八戒胆小怕事的滑稽形象,江流儿作为齐天大圣粉丝的八卦啰嗦,给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与山妖打斗的场面紧张刺激,充满游戏精神,深得儿童喜爱。影片中运用的色彩艳丽,红色、绿色居多,这符合儿童对鲜艳色彩喜爱的心理特征。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使用《西游记》这一民族化题材,通过齐天大圣从自我否定到找回自我的艰难历程,表达了勇气、成长和爱的主题,鼓励儿童纯真自由的天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约束有很多,来自师长的管教或自身条件的限制让他们常有叛逆心理,渴望人格独立、快快长大;他们在接触自然、社会时一方面渴求用自由的幻想来探索未知,另一方面总是以一次又一次地试错来获取成长经验。

、儿童图书改编

(一)童书

1980年代以来《西游记》对于儿童的魅力依然不减。在儿童文学结构体系日趋完善的影响下,为符合少年儿童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年龄发展特点,把《西游记》改编成少儿读物成为迫切要求。事实上,中国对文学经典做儿童版图书改编一直到新世纪才被作为单独写作模式介绍。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自1958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唯一一个由共青团中央领导的国家级专业少年儿童读物出版社。所以,本文将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的儿童改编版《西游记》为例和原著进行对比。

儿童改编版《西游记》和原著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在叙事方面

儿童版图书故事结构更加完整紧凑,为此会减少景色描写并且不保留原著中的文言诗词,直接叙事,注重游戏精神的传达。为照顾儿童的理解能力情节没有原著那么复杂,呈现经典的“三段式”:开始总是因为唐僧自己的疏忽被妖怪捉去,经过行者想方设法的营救,最后铲除妖孽救出唐僧,迎来美满的结局。

这在个过程中,首先会考虑到对儿童的教育意义和心理特征,设计人物典型性格。例如,着意表现孙悟空调皮率性、天真善良的本性,本领高强、锄强扶弱的盖世英雄形象,减少他残酷暴力的描写。淡化猪八戒的好色,着力于好吃懒做、爱进谗言的缺点和滑稽夸张的行为动作描写。儿童对好人坏人,善良邪恶的理解是单纯的,不深入的。所以这种方式的人物改写,可以让儿童更快的记住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其次,改编版本因为是针对儿童的读物,原著中关于两性情爱关系、血腥暴力场面的描写都不适合再写进去了。例如,完全删除了玄奘俗家父母的悲情故事,其父母本是郎才女貌、恩爱有加,不料父亲陈光蕊赴任途中被强盗所杀,母亲殷小姐被强占,生下玄奘后将他送走,为日后好,相认殷小姐咬下了他的脚趾。直到玄奘长大成人,寻得母亲救活父亲报了大仇才一家团聚。但是,受到封建礼教守节观念的影响,其母亲殷小姐从容自尽。这种不合理的内容,不适合向儿童展示。

2.在语言艺术方面

儿童版《西游记》考虑到儿童的阅读体验,从儿童视角出发,不再使用原著深刻难懂的文言文,采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叙述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对话诙谐幽默、乐趣横生。儿童喜欢鲜艳亮丽的色彩和富有韵律的句式,所以书中用语一般富有音乐的动感并且色彩感强烈,例如叠音词和拟声词还有表现鲜艳色彩的词。注重在感官上迎合儿童审美。

3艺术形式和主题思想方面

为照顾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改编后的《西游记》注重使用想象、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创造一个浪漫神奇的神魔人共存的世界,有助于儿童发展想象力。由于儿童看问题还只是注重表面,复杂深刻的东西他们难以明白,所以改编版削弱了原著的象征性、暗示性特点,内容清楚明白、一目了然。原著《西游记》成书于明朝封建社会,儒释道思想融为一炉,其中不乏封建思想糟粕。改编过程中淡化了宗教内容,继承了原著表现真善美的主题倾向,创造性加入现实社会时代精神的表达。例如,团结协作,注重张扬个性自由、成长等新时代思想。

《西游记》的儿童文学改编作品,主要通过文字阅读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儿童都有偶像崇拜的心理行为,把自己的欲望和生活激情投映在偶像身上,爱好模仿他们的言行学习他们的品质。所以,《西游记》的儿童版图书注重肯定正面人物的善良正义行为,引导儿童树立正确道德观,激发他们内心的美好品质,让儿童在阅读中享受愉快的童年时光。

(二)连环画

《西游记》针对儿童的改编不仅体现在图书上,还有连环画艺术。连环画在1920年代正式定名,相较于动画它更能锻炼儿童抽象思维和想象力,相比电视剧它更具有童真童趣,和图书比它更具直观可视性和趣味性。把《西游记》作为改编为题材的连环画,从中国连环画艺术诞生后就不断出现新的版本。石春鸿和胡杰在《中国连环画衰落的原因》一文中曾提到中国的连环画艺术从1985年开始走下坡路。精品连环画可谓乏善可陈,但仔细甄别还是能发现优秀的版本。

198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张令涛绘制的《西游记》连环画套书,这部作品在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绘画上忠实于原著,色彩鲜艳明丽,以红色、黄色为主;画面大小一样、整齐划一;构图简洁精美,绘画手法有中国风的特色,适应于儿童的审美特征。图文并重,有少许文字对图画进行注解,叙事简洁流畅儿童很容易看懂。选取的情节注重对儿童的思想道德的启蒙教育。

在中国连环画式微,日本欧美漫画在中国儿童文学市场高歌勇进的背景下,2002年辽宁画报社出版了辛宽良、辛勤绘制的《西游记》彩色连环画21。这部作品更具有现代性和创新性。强调绘画的重要,把欧美绘画和民族风格相结合。多使用宝蓝、绿色、红色、黄色等中国传统的靓丽色彩,也运用了暗色调,明暗结合的画面设计独具匠心更显优雅。这部连环画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卡通化处理,并且学习日式漫画的排版特点:采用人物对话代替传统的文字说明,画面大小参差不齐。总体上看这部作品继承中国传统的绘画特点又极具时代感。

四、总结

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的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西游记》为蓝本的各种媒介门类的儿童化改编层出不穷。本文将对此做以下总结:

首先,《西游记》儿童化改编作品门类丰富,无论是忠实原著还是颠覆式改编都集中表现了原著卓越的童话价值。令人叹为观止的幻想世界,诙谐幽默的语言,滑稽可笑的动作,曲折惊险的劫难都是吸引儿童兴趣不变的艺术法宝。

其次,针对儿童的改编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心理年龄发展的特征,拒绝暴力、成年人社会的低俗恶趣味内容。例如,作品中会删减猪八戒的作为好色之徒的丑相。但为了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会告诉儿童这个真实的世界是正义邪恶共生的,将人间百态用艺术手法处理后展示给他们。

再次,这些改编作品主要还是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以娱乐的形式营造欢快的气氛,如春雨润物般无声地向孩子传达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和时代精神。以对儿童的生活能力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为己任。

最后,在文化产业发展由市场主导艺术的现状下,《西游记》针对儿童的改编也是存在危机的。例如,动画领域改编的低幼化趋势,连环画艺术改编的衰落等。但是《西游记》因其超时空的审美价值、恒久的童话精神,经得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发掘,其儿童化的改编依旧潜力无限。它依托多种媒介的改编也在积极寻求突围,力图做到民族化回归,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文化创新,拓展其本身广阔的儿童化创意空间,注重提升作品的艺术质量。

  

注释:

①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②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J].电影世界1982年O1期

③杜莹杰.论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基本美学特征[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④191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来中国访学,他展开了以“儿童中心主义”为题的大规模演讲,掀起了不小的风潮。

⑤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初次发表于《新青年》月刊1919年11月第6卷第6号,署名唐俟

⑥《丁丁战猴王》 导演: 胡进庆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1980年

⑦《人参果》 导演:严定宪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1981年

⑧《金猴降妖》 导演:特伟、严定宪等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1985年

⑨《大闹天宫》(上、下) 导演:万籁鸣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1961年 1964年

⑩《小八戒》 导演:金雪林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1983年

《猪八戒吃西瓜》 导演:万古蟾 1958年

《小悟空》 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 1987年

《孙悟空与三件宝贝》 导演:熊南清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日本放送协会出品 1989年

动画片 《西游记》 导演:孙哲 1998年

郑振铎.稻草人:序[A].郑振铎和儿童文学[C].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

《美猴王》 导演:陈家奇  中央电视台制作 2010年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导演:田晓鹏 2015年

张梦蝶、秦文竹.《大圣归来》:中国动画的逆袭——基于文化工业视角的中国动画式微与发展探析[J].传媒,2015年第17期

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出版社,2000

石春鸿、胡杰.中国连环画衰落的原因[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6卷第1期

21吴承恩著 辛宽良、辛勤绘.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连环画·西游记.辽宁画报出版社,2012年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上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2]吴承恩.西游记[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

3]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林庚.西游记漫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5]宋贞和.《西游记》与东亚大众文化[D].上海:复旦大学,2010年

6]刘丽娜.《西游记》影视剧改编的流变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7年

7]郭娜燕.《西游记》在中国的动画改编[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郭丽静.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看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进程[J].大众文艺,2016年15期

9]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0]舒伟.从托尔金的童话文学观看《西游记》的童话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1]王倩.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2]徐寒梅.儿童文学特点初探[N].光明日报,2005年

13]齐慧源.论《西游记》的儿童文学美学特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

14]翁丹丹.中国大陆《西游记》动画电影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15]冯思诗.《西游记》衍生动画电影叙事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7年

16]张维倩.儿童科学学习的心理年龄特征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

17]柳迪.论《西游记》电视改编剧与社会思潮的关系[J].文学界,2012年第3期

18]张梦蝶、秦文竹.《大圣归来》:中国动画的逆袭——基于文化工业视角的中国动画式微与发展探析[J].传媒,2015年第17期

19]石春鸿、胡杰.中国连环画衰落的原因[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6卷第1期

20]杜莹杰.论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基本美学特征[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21]张晓云.论传统经典小说的儿童版图书改编[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2]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1年

ABSTRACT

The journey to the westward has the same timeless artistic charm as many literary classics. Since 1980, this rich fairy tale value and the fairy tale spirit of the classics rely o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dia, with a variety of art forms with the times to spread development, won the favor of children of all ages. In the adaptation of various media forms into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e children bring more inspiration and childhood fun.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adap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chan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ey to the Westward" since the 80, taking the adaptation of TV dramas, cartoons and animated films and children's books as examples.

Keywords:  Journey to the west    children   adaption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