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文学 > 原创 > 详细内容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鲁滨逊形象
发布时间:2010/9/23  阅读次数:4146  字体大小: 【】 【】【
  

李晓卫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摘要:在已有的关于鲁滨逊形象的评论中,大都着眼于对他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理想人物的称颂和对其殖民掠夺性的批判,而忽视了对鲁滨逊形象至关重要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宗教意识的认识与分析。本文认为,该形象不仅与作者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而且也体现了对古希腊人本主义文化传统和基督教文化文化传统的双重继承,尤为突出地反映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教伦理的影响。此外,在主人公的性格发展中,还包含着一个具有宗教意义的隐形结构。

词:   鲁滨逊形象     新教伦理   “两希”传统     隐形结构

  

在外国文学教学研究领域,关于18世纪初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形象的论述,往往只是着眼于对这个人物作为一个“真正资产者”所具有的坚韧不拔的冒险精神、创业精神的歌颂和殖民掠夺性的批判,而对于鲁滨逊形象与古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样就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鲁滨逊形象的意义。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即可明显感到,小说中流露着浓厚的宗教意识,况且,作者在小说的“原序”中还特别指出了它与宗教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他说:“述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处处采用质朴和严肃的态度,并且在叙述时别具慧心,把一切事迹都联系到宗教方面去: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教导别人,叫我们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敬重造物主的智慧。”笔者认为,笛福在对鲁滨逊形象的塑造上,一方面继承了源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着重去表现人的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英雄性。而这样的观念和写法,十分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需要。从另一方面来看,又深受源于古代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注重描写和表现人在上帝面前的有罪、受罚、赎罪和获救等宗教意识。当然,由于小说描写的毕竟已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折射出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意识,明显反映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鲁滨逊形象与作者的思想和经历

众所周知,《鲁滨逊飘流记》使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虽然我们不能在小说的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简单地划等号,但是,仍然可以说,在主人公身上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正如小说的译者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鲁滨逊飘流记》确是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的。笛福是自己阶级的代言人,鲁滨逊也就是按照他的理想创造出来的人物。”作者为塑造鲁滨逊形象而具备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经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新兴资产阶级的那种冒险思想、创业精神和开拓意识。笛福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非常关注资本主义的发展。他认为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发展商业和贸易,这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他在自己的其他著述中多次表达了这种见解:“给我们贸易就是给我们一切”;“贸易是世界繁荣的生命” 等等 。竭力促使人们认识商业贸易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提高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为此,他还在有关文章中驳斥关于出身和门第的封建等级观念,抨击那些看不起商人的“绅士”,强调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说“一个地道的商人是全国最好的绅士”。笛福认为人的高低贵贱不应该取决于他的出身和门第,而应该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这种思想可以说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笛福不仅殚精竭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出谋划策、鸣锣开道,而且还身体力行地为其发展添砖加瓦。笛福的父亲是个小商人,可以说他的出身属于中下层资产阶级。由于这样的身份,笛福从小就深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培养了他浓厚的商业意识和兴趣。在20多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作过多种生意的小商人了。尽管笛福经商的经历并不一帆风顺,其中也有起落沉浮,但是,他从中所获得的体会和积累的经验,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其次,鲁滨逊形象还明显体现着作者浓厚的宗教意识。笛福作为一个生活在基督教文化环境中作家,其创作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从有关材料中看出,笛福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一员,他的宗教信仰属于新教,在当时的英国具体来说就是清教,因而笛福应是一个清教徒。由于当时英国的绝大多数中小资产阶级都信仰新教,他们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伦理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德国现代著名学者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韦伯认为宗教是影响人们社会行为的一大文化因素,他说:“加尔文主义的伦理学与资本主义热潮紧密相联,同时它对政治民主的原则及文化价值的发展具有贡献。”韦伯以大量事实揭示了新教伦理在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的重要作用,提出新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具有内在联系的论断。韦伯用“新教伦理”这一概念来涵盖基督教各个新教派的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的核心是“天职”概念和“禁欲主义”。他认为,正是这些伦理观念促进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职业责任和合理行为,推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发育和成长。新教伦理中的“天职”概念,把教徒们在世俗生活中完成每个人被赋予的职责视为他神圣的义务和最高形式的道德行为,使这一概念恰好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职业要求相适应。在当时资本主义的起步阶段,经济发展对人们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职业责任,因此,这种职业责任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天职”概念,还提升了这种职业责任的道德意义。新教伦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禁欲主义”与基督教传统的禁欲主义有着明显不同,它是每个人完成“天职”的必然途径,是新教徒的行为准则。韦伯详细分析和揭示了新教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吻合的一些层面,指出新教禁欲主义彻底否定获得拯救必须通过教会和圣事的看法,强调为了得到上帝的宠幸,必须在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职业劳动中证明自己,它要求信徒自我控制,克服贪图享乐的自发心理,追求行为的道德意义。把浪费时间看成是人的主要罪孽,提倡艰苦的劳动,把劳动当作禁欲的手段和生活的目的,强调禁欲在职业劳动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新教伦理还认为追求财富不是罪恶,而是蒙恩的标志,只要在道德品质上不违背《圣经》,在财富的使用上不挥霍浪费,就应该鼓励人们追求和积累财富。这种主张冲破了教会劝人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精神,为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提供了神学依据。因此,在新教徒中产生出一批克勤克俭、冒险进取的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他们自觉地过着以勤劳、俭朴、积极向上为荣,以奢侈、浪费、不劳而获为耻的生活,从而为资产阶级创造出一批精明的统治者和刻苦的劳动者。

本文不厌其烦地阐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是为了说明作者所具有的新教思想和生活态度对鲁滨逊形象的塑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为笛福就是一个非常重视劳动的人,他曾这样说:“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还说:“因循懒惰的生活不是快乐与舒服;有工作就是生命,因循懒惰就是死亡,忙碌就是愉快、高兴,没有事做就是颓丧、失神。”从他的这些陈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笛福那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为塑造鲁滨逊形象奠定了思想基础。

鲁滨逊形象与古希腊文化传统

在有关鲁滨逊形象的评论中,大都把他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来加以认识和评价,对此无可非议。然而,我们也还应该看到,在鲁滨逊形象的塑造上也体现了作者对源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小说并不仅仅是对资产阶级的描写和歌颂,也是对人的歌颂,是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歌颂,是对人的本能和欲望的展示。因为鲁滨逊不仅是一个资产者,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是一个平凡的人。笛福把他的主人公置于一个独特而严酷的环境中,来激发和展示人在正常的环境里难以做到和不被重视的那种超常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那种生命的本能和欲求。鲁滨逊在荒岛上28年艰苦创业的经历,就是对人的智慧和力量的形象的展示,是对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歌颂,是对人的英雄性的赞扬,从中充分展示了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歌颂人的英雄行为,展示人的智慧和力量,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基本主题和深厚传统。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十分重视对英雄的个人功绩或对人的英雄行为的描写和歌颂。例如,希腊神话传说中描写的盗取天火关怀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一生中建立过12次大功的赫拉克勒斯;《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凭借个人的力量一举扭转战局的阿喀琉斯;献木马计智取特洛亚城后又战胜重重艰险回到家乡的奥德修斯等,都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崇敬的英雄形象。即便是一些更为现实的人物形象,如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也被作者赋予了非凡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成为被敬仰和歌颂的对象。中世纪文学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较多地表现了宗教意识。尽管如此,在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中世纪文学中也不乏古希腊罗马文学人本主义精神的再现。此时期的英雄史诗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对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传统的继承和体现,《罗兰之歌》中的主人公那种英雄行为和气概,与古希腊英雄们是一脉相承的;而骑士文学在“忠君、护教、行侠、尚武”的信条后面掩盖的是类似古希腊英雄们张扬个性的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城市文学的基本精神,实质上也是古希腊文学中重视现实人生的古典人本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它对市民阶层聪明机智的描写,又体现了对新兴阶级的歌颂,正是在这些方面可以把它视为资产阶级文学的滥觞。至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更是对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虽然强调用理性来抑制人的情感和欲望。但是,从具体创作中仍可曲折地看出,情感和欲望还是人无法剔除的本性。到了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此时的文学就必然地为资产阶级摇旗呐喊,塑造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于是,鲁滨逊形象的诞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不可否认,鲁滨逊是一个典型的资产者和殖民者的形象。首先,他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他出身于一个并不十分富裕但也还算殷实的家庭,本来可以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他父亲也希望他能过一种平稳的生活。但是,在他还幼小的时候,头脑里就充满了遨游四海的念头。他的秉性使他并不安心于过那种四平八稳的日子,而是向往和追求新奇和刺激的生活。所以,他抛弃“知足常乐”的思想,“一心一意要到海外去见识见识……”这些思想行为充分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其次,鲁滨逊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望和私有观念。例如,当他来到荒岛上一旦意识到自己脱离了危险后,就马上宣称:这一切都是我的。从以后的情节发展和他的所作所为来看,时刻都将荒岛上的一切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当他解救了土人“星期五”和将要被土人吃掉的西班牙人后,都特别强调和要求他们要对他绝对忠诚和服从。后来,当他解救了被叛乱的水手劫持的船长时也向他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在你们留在这岛上的期间,你们绝对不能侵犯我在这里的主权……”他把自己视为荒岛的“总督”,这一切都足以说明鲁滨逊的阶级本性。

然而,并不能因此而把鲁滨逊仅仅看成是一个资产者和殖民者的形象,否则,就没有挖掘出这个形象的真正内涵,就无法揭示出它的全部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滨逊不仅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也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在他身上除了充分体现了资产者的本质特征之外,也还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鲁滨逊在荒岛上28年的经历,展示了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和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特点。正是在这些方面,鲁滨逊形象与西方文学中的人本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鲁滨逊是一个热爱生活和劳动的人。当他还是一个少年时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兴趣和憧憬,一心一意要到海外去。后来,虽然命运把他置于一个非常险恶的环境里,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当然,初到荒岛时,他的内心也很不平静,抱怨自己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想方设法地来适应这个新的环境,以便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正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此后,鲁滨逊充分发挥和调动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众多困难,获得了能在荒岛上生活下去的比较丰富的物质资料。他在荒岛上修建住所,开荒种地,圈地养羊,制造工具、陶器和船只等等。在他的这样一些创造性劳动中,充分反映了西方文化中所包含的那种重视现实人生的人本主义思想。

此外,鲁滨逊又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一旦他认准了生活的目标,就会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当他选择了以航海冒险作为自己的职业后,就百折不回地向前走下去。信仰的谴责、家人的劝阻和失败的经历都不能使他改变初衷。当他来到荒岛后,尽管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出路,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工作总会得到回报。所以,他以超常的毅力和巨大的耐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扎扎实实地度过每一天的日子,他那种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成为他能够在荒岛上生活下去的内在支撑力。而鲁滨逊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对欧洲文学中的这一悠久传统的光大和发扬,我们在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回家返乡的经历中就早已熟悉了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

鲁滨逊形象与基督教文化传统

从对鲁滨逊形象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他也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在他身上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意识。作者把主人公在生活中的兴衰际遇、喜怒哀乐都与宗教和上帝紧密联系起来,把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必然和偶然的事件都作了宗教性的解释,把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和厄运归结为触怒了上帝而招致的惩罚,而把他的成功和顺利归结为对上帝的信仰而带来的恩宠和赐予。总之,鲁滨逊是一个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因素大大扩充了这个形象的文化内涵,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不可能对这个形象作出真正符合原义的解读。

宗教意识在鲁滨逊身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与西方文学中绝大多数作品的主人公一样,鲁滨逊也是一个基督徒,生活在基督教文化的氛围中,基督教意识已经深深地浸染了他的心灵,因而,在生活中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基督教意识作为判断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当他决定离家去航海冒险的时候,就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而产生了一种宗教负罪感,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放弃了对上帝对父亲的天职”,这种矛盾的心情就为以后人物性格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后来在去非洲贩运黑奴的途中遇难,鲁滨逊孤身一人被海水冲到了荒岛上,当他弄清楚全船同行的十多个人只有他一人保住了性命时,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上帝对他的恩宠;当海水把他乘坐的那条破船冲到岸边,使他有可能从船上搬下来很多非常有用的东西时,他认为这是上帝对他的特殊照顾;当他在荒岛上意外地种出了庄稼时,他也认为这是由于上帝的神迹。起初,鲁滨逊对上帝和宗教的信仰还不是特别虔诚,当他生了一场大病康复后,作了一次关于宗教和上帝的深入思考,用他的话来说:“这可以说是我平生第一次的祈祷”。在此之后,可以说鲁滨逊对上帝深信不疑,虔诚有加。他感到他之所以被孤身冲到了荒岛上以及在岛上生病,都是上帝对他惩罚。他说 “我找不出其他的理由来推翻这些结论,因此我更加相信我之遭遇这些灾难,都是由于上帝的安排……”为此,他对自己的过去作了深刻反省和虔诚的忏悔,为自己以前那些亵渎神灵的行为而悔罪,说自己过去是一个没有善恶观念的人,跟一些不信上帝的人混在一起,辜负了上帝的旨意和父亲的教诲。他希望通过虔诚的忏悔能够得到上帝的宽恕,希望能与上帝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当他的病好了以后,鲁滨逊心情十分激动,他跪在地上由衷地感谢上帝,感谢上帝不仅把他从灾难中拯救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把他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小说还通过对鲁滨逊的生活起居描写和心理剖析来体现宗教意识。虽然身处荒岛,但鲁滨逊仍然像在正常环境下那样,严格地按照基督徒的要求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即便是独自一人生活,他也没有忘记制作一个“日历”,按照宗教习俗来安排自己的作息。“定出一定的时间,一天三次,恭拜上帝。”每当他有空闲或因天气关系无法出去工作时,就潜心阅读《圣经》,从中获取精神力量。因此,他对《圣经》十分熟悉,常常引用《圣经》中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境遇,表达自己的思想。小说里写道:“我天天阅读上帝的语言,把它结合到我的当前处境上,引为安慰。有一天早晨,我心里很愁闷,翻开《圣经》,看到了着段话:‘我将永远不离开你,不弃绝你。’我马上觉得这段话是对我而发的,否则的话,为什么恰好在我悲伤自己的处境,觉得自己已经被人神共弃的时候让我看到呢?‘好吧,’我说道:‘只要上帝不弃绝我,那怕整个世界都弃绝我,那又有什么害处?有什么大不了呢?……如果我获得了整个世界而失去了上帝的宠幸和保佑,还有什么比得上这种损失?”从这番表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时的鲁滨逊已成为一个虔诚的信徒。他接着还说:“从这时起,我心里开始有了一个结论,认为我处在这种被抛弃的孤苦零丁的环境里,可能比我处在世界上任何别种环境里还要幸福,这样一想,我就不由地要感谢上帝,感谢他把我带到这个地方来。”然而,主人公的这番言论既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基督徒的虔诚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他紧接着又说:“可是,不知怎的,一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忽然震动了一下,再也不敢把感谢的话说出来。我对自己大声说:‘你怎么可以做一个伪君子呢?你怎么可以假装对你的处境表示感谢呢?你不是一方面尽量对这种处境表示满足,另一方面却恨不得恳求上帝,把你从这里面拯救出来吗?’于是我不再开口了。事实上,我虽然不能说我感谢上帝把我送到这里来,却衷心感激他用种种命运的折磨使我睁开眼睛,看清了我过去的生活,悲痛我的罪恶,产生悔过之心。”作者在这里通过对主人公心理的描写和剖析,向人们宣扬了宗教思想,而不是用简单的说教方式,从而显示出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与众不同。

如前所述,由于作者的思想经历典型地体现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宗教意识,在鲁滨逊形象的塑造上,也鲜明地反映出了基督教新教伦理的影响。鲁滨逊形象一开始就是以一个新兴资产者的面目出现的,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头脑中必然体现着这个阶级的思想意识和宗教伦理,他的行为必然要受他的思想意识和宗教观念所支配,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冒险思想、创业精神和开拓意识与新教伦理密切相关。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谈到新旧教徒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态度时这样描述:“一位作家试图这样来阐述它们对经济生活的不同态度:‘天主教更为恬静,更少攫取欲;天主教徒宁愿过一辈子收入不高但尽可能安稳的生活,也不愿过有机会名利双收但却惊心动魄、担当风险的生活。俗话说得有趣:吃好睡好,两者择一。用在这里,就是新教徒宁愿吃得舒服,天主教徒宁愿睡得安稳’”。这一阐述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新旧教派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态度,对于认识和评价鲁滨逊形象提供了重要的宗教学依据。鲁滨逊所具有的进取精神和开拓意识与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新教伦理是非常吻合的,他的一生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鲁滨逊的生活态度就是要“吃得舒服”。因此,他不象天主教徒那样因循守旧,宁愿日子过得差一些也不希望去冒险。鲁滨逊的人生哲学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所以,他不愿过那种衣食无忧的平稳但也庸碌无为的生活,向往开辟新的天地,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而毅然踏上了冒险、创业、追求财富的荆棘之途。在荒岛28年的经历中,支撑他生活下去的既有他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有他的宗教信念。他既把荒岛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对象,也把它视为自己与上帝交通的精神炼狱,在这里通过创造性劳动来履行他作为一个新教教徒应尽的“天职”,以求得到上帝的恩宠和宽恕。

在对鲁滨逊形象的认识中也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他的性格发展过程中似乎还包含着一个具有宗教意义的隐形结构:犯罪——惩罚——赎罪——得救。鲁滨逊从离家去航海冒险到最后从荒岛上归来的整个过程,似乎就是基督教中宣扬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从失乐园到复乐园全部经历的演绎。鲁滨逊最初不虔信宗教,不听劝阻而离家出走,与那些不信上帝的人们混在一起,从基督教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他的犯罪。后来,当他在荒岛上反思自己的过去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我认为,我违反了父亲的忠告,就是我的原始犯罪。”按照基督教教义既然犯了罪就要受到惩罚,这样,鲁滨逊在荒岛上孤独而漫长的生活经历就既是上帝对他的肉体惩罚,也是对他的精神放逐,让他饱尝肉体的辛劳和精神的孤独。而这个漫长的惩罚过程,也是鲁滨逊赎罪和悔过的过程,他对自己的过去虔诚地反思,思考受罚的原因,探索获救的门径。他扪心自问:“上帝为什么对我这样呢?我到底作了什么坏事,要这样对待我呢?” 他也给自己找到了答案:“回头看看你半生的罪恶吧,试问你什么坏事没有作过?”进而真诚忏悔:“我过去的生活,真是一种可怕的生活,对于上帝完全缺乏认识和敬畏”。“我那时完全没有向善的观念,也不懂得怎样做人……”。此时的鲁滨逊衷心地接受上帝的惩罚,通过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煎熬和洗礼,象一个迷途的羔羊又回到了上帝的怀抱,成为虔诚的信徒,从而为他最终得救铺平了道路。历经艰辛和磨难,鲁滨逊终于获救而离开荒岛回归社会,这个完满的结局宣扬了信仰宗教和上帝的最终归宿。在这个隐形结构中也体现着宗教意识对作者那种根深蒂固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与西方文学中的大多数作家一样,笛福和他的主人公在宗教问题上也具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他们既努力为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寻找符合宗教的解释,又无法彻底摆脱根深蒂固的宗教阴影的束缚,从而表现出一种灵与肉的矛盾和困惑。从实质上来看,笛福所信奉的新教伦理观对宗教更多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资产阶级正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解释和运用宗教的,这也正好说明了费尔巴哈关于“人创造了宗教”的命题。

无论如何,鲁滨逊形象应该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形象,我们尤其不能忽视他所具有宗教意义。这样,才能对这个人物形象作出比较全面而又符合实际情况的解读。

   释:

①笛   福:《鲁滨逊漂流记》,方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北京第1版。第19页。

杨耀民:《〈鲁滨逊飘流记〉译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北京第1版,第1页。

③笛   福:《英国商人手册》,见《〈鲁滨逊飘流记〉译序》11页。

④笛   福:《英国商业计划》,同上。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12月第1版,第27页。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中外文学研究课题组
copyright 2010-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063号

访问次数